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雞刀解牛>
文/昆明張三
6月16日,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在中小企業板監管與發展座談會表示,今後將根據公司的誠信記錄,對中小板公司實行差異化的監管政策:將加大對誠信公司的再融資、並購重組、股權激勵等事項的支持力度;對誠信記錄有污點的公司,則要加強監管,積極化解風險,引導其進入“重誠信,講規範”的良性發展軌道。
獎優罰劣,對於深陷誠信醜聞的中小板來説,也算是一個思路,但這一思路對中小板的誠信體系危機是不是找對了主要病因,值得懷疑。
就陳東征所透露的信息來看,對誠信中小板企業的“獎”,無非是享受優惠的“政策福利”;對有污點者,是幫助其化解風險,力圖讓它變得也講誠信,但這是“罰”嗎?
獎優罰劣的力使錯了地方,因為中小企業的融資規模沒有設置底線,中小板的上市企業也出現了許多超募現象。拿到超募資金後,並不是這家企業有提前的項目預案,而通常是臨時去找個項目,搪塞一下二級市場的中小股東。中小企業之所以是“中小”,那是因為他們本身離做大做強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突然給了他很多錢,他並非就有合適的項目,而有了錢不知道怎麼用,這會導致他們的資金利用效率明顯下降,事實上也脫離了他們上市的初衷,變成了圈錢。
獎是要獎的,罰也該罰,但若僅以決定是否提供“再融次”作為糖果,則背離了中小板的主旨。
一個人不誠信,從他的生活細節就能發現,一個企業,照樣如此。交易所為何不在企業上市前做好“考官”,而是屢屢做“事後諸葛”呢?這方面已有前車之鑒。江蘇三友欺詐上市隱瞞事實長達5年之久;華英農業上市僅半個月,主營業務就虧損;綠大地數次變更業績,欺詐上市。這正應了一句話:你給他講誠信,他給你耍滑頭,你給他耍滑頭,他給你談法治,你給他談法治,他給你講市場,你給他講市場,他給你説哲學。總之就是雞同鴨講。
企業不誠信,並不是企業真的不想誠信,而是資本市場的誘惑實在太大。上市圈到錢就能一夜暴富,成就真正的大老闆夢想。在這樣的出發點面前,你能指望中小企業都誠信嗎?
很多並不優質的企業之所以能上市成功,這跟一些中小投行充當“幫兇”是分不開的。由於好項目都被實力雄厚的大投行拿去了,中小投行就只能拼了命地去幫“差不多的企業”,甚至使出十八般做假的武藝。這是一個群體的衝動,仲介和企業在利益上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如果沒有足夠的威懾力,這股風氣恐難以扭轉。
監管者的主要職能是當好裁判,制定出一套成熟的運營和監管體系,獎和罰,自有法律制度管著,光靠差異化監管,很難讓人相信能立得得起誠信的牌坊。
(本文作者係財經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