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內豬價飛漲探源:農村養豬傳統正在消失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8日 15: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劉弘毅

  豬價飛漲探源:農村養豬傳統正在消失

  傳統散養讓位於規模化養殖仍有待時日

  “瘦肉精事件”剛剛遠去,豬肉價格卻又一次攪動社會神經,在統計局剛剛公佈的5月份統計數據中,CPI(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同比達到5.5%,而據測算,豬肉價格的上漲對其的貢獻接近20%。

  按照往年經驗,每年5至8月是豬肉一年中消費量最低的時刻,價格也會有所降低。但是今年,豬肉價格不跌反漲,漲幅超過40%。

  《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了解到,豬肉價格上漲背後既有一般商品價格波動的週期性變化,更重要的原因或許是企業規模化養殖對農戶散養的加速替代和擠壓所致。

  豬肉領漲CPI

  5月份生豬價格同比上漲了40.4%,對CPI的貢獻將近20%。

  6月16日下午,鄭州市經一路菜市街的一家肉店老闆接到廠家電話,要求第二天豬肉價格再上調0.5元/斤。以去皮五花肉為例,價格達到了15.5元/斤。而這家店旁邊的一間雙匯生鮮肉專賣店,更是達到了16.5元/斤。超過了當地生鮮牛肉售價。“這幾天的肉價天天上調。” 店老闆説。價格雖然高了,但買豬肉的人也大幅減少,總的營業額相較往年同期反而有所下降。

  鄭州肉聯放心肉專賣店一位員工也告訴記者,今年進入夏季以來,他們店裏的帶皮五花肉每斤從11元上調至15.5元。上漲了將近40%,成交量有所下降。

  今年年初以來,豬肉“供應趨緊”使得豬肉價格即使步入6月消費淡季,依舊保持強勁的上漲勢頭。

  統計顯示,5月CPI以5.5%的漲幅創出34個月以來新高,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11.7%。而5月份生豬價格同比上漲了40.4%,對CPI的貢獻將近20%。

  歷史驚人地相似。2008年初,豬肉價格達到了歷史高點,而當時的CPI同比增長到了8%左右的高位。

  記者了解到,從2008年到2010年夏季,豬肉價格一直在持續走低。從而導致了養戶大量減少,供應不斷趨緊。農業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生豬存欄量比4月份減少了200萬頭。而今年初以來,生豬存欄量累計下降4.68%。

  不過現在,養殖戶對於生豬養殖的熱情又開始高漲了。河南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雛鷹農牧商品豬的訂單已經從發貨前5天下訂單,到現在要提前10天下訂單。仔豬供不應求。

  養豬似炒股

  生豬並不像糧食一樣,有國家糧食儲備制度和小麥托市收購政策,而生豬的市場價格還極大程度上依賴於廣大小養殖戶。

  在河南養豬信息網負責人焦同斌看來,養豬就像買股票一樣,要看散養戶會不會判斷。“判斷準了,還不至於賠錢,判斷不準就會血本無歸。”他認為生豬及冷鮮肉價格此次大肆上漲主因是供給不足的週期性表現。

  6月15日,商務部亦表示:近期豬肉價格相對於去年同期上漲的主要原因是育肥豬上市的階段性偏緊,以及飼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導致。隨著7~8月份淡季的到來,生豬價格會有所回落,但是還會上漲,總體來看,今年的生豬市場將維持價格上漲的行情。

  記者了解到,造成生豬供應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在市場行情低迷的背景之下,疫情是造成供應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2010年以來高熱病等疫病造成大量生豬死亡,使得母豬的産仔率、仔豬的成活率很低,讓許多養殖戶不敢補養。

  “豬價高時擴大養豬規模,豬價低時又減少養殖數量甚至不養。尤其是在廣大養殖戶那裏,憑感性認知很容易引發盲目跟風,造成生豬價格的暴漲暴跌。”焦同斌説。

  供應偏緊之外,成本卻在不斷上升。不斷加劇的通脹因素使得玉米等原料的價格不斷攀升,進一步增加了養殖成本。許多養殖戶並沒有將人工成本算進養豬的收益中,要是算的話,許多養殖戶還賠本。

  2007年,在肉價上漲時,政府出臺了能繁母豬補貼和保險等政策刺激生豬養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養殖戶的積極性。這也是造成生豬價格從2007年往後持續走低的原因。到2011年,很多養殖戶已經沒有再聽説能繁母豬補貼的事情了。

  “這也説明國家的相關補貼政策也沒有起到解決豬肉價格的效果。”焦同斌説,“政府還是應該繼續落實養豬補貼,能夠讓大家吃上更便宜的肉,而養殖戶也更為有保證。”

  焦認為,生豬並不像糧食一樣,有國家糧食儲備制度和小麥托市收購政策,而生豬的市場價格還極大程度上依賴於廣大小養殖戶,這些産銷分離的格局,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仍將保持。值得警惕的是,這些小養豬戶的盲目跟風,很容易造成豬肉市場的大起大跌。

  記者了解到,有些地區養殖戶看到生豬價格行情看漲,推遲出售時間,也一定程度上加緊了生豬價格的上漲。

  養殖模式之困

  稍微有一點風險,這些中小養殖戶便吃了大虧。被迫殺母豬現象在小養殖戶那裏經常發生。

  除了疫情和養殖成本上升外,雛鷹農牧董秘吳易得認為造成豬價攀升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養豬的人少了”。除了算計一頭豬的純粹養殖成本,人們更願意將外出打工與養豬的收益相比較。這樣的算法讓養豬顯得更不划算。

  在河南省夏邑縣楊集鎮楊莊村,40多歲的村民韓向陽正為沒有趕上豬價大幅上漲的行情而苦鬧。他每年都喂養二三十頭豬,但忙活一年下來卻掙不了幾個錢,趕上疫病發作,甚至還賠錢。而在他們村裏,養豬的人越來越少。

  去年豬價下滑到新低時,韓向陽減少了喂養數量,他之所以還喂養著幾頭豬,是因為家裏田地多,沒法外出打工,因此養幾頭豬也算是補貼家用。在記者採訪的多位農戶中,這是養豬行為中的一個很重要動機。

  在農村市場,一頭豬崽的價格為500元左右。韓向陽自己喂養了一頭老母豬,這意味著他在養豬中能夠省下一大筆豬崽錢。玉米價格上漲了20%,也使得養豬的成本大幅升高。

  廣大農村悠久的養豬傳統正在慢慢消失。河南沁陽大槐鎮大董莊村民楊中勝告訴記者,村子裏許多豬圈已經開始閒置,他也在猶豫是否將來增加存欄量。幾個月前,他剛剛遭受一次重大挫折,很多豬都生病,為豬看病花的錢讓他賠了本。“兩年都還不完賬,”老楊説。

  在正常年景,一頭豬如果不生病,大約能夠掙到200~400元。這是已成活生豬的算法,實際上在農村散養戶那裏,生豬成活率僅為70%左右,遠遠低於進行規模化養殖的企業。

  而對於規模養殖企業來説,優勢凸顯。一方面成活率更高,能達到95%以上。另一方面則是疫情防治能力大大增強,在去年疫情大規模爆發的時期,規模企業受到的影響幾乎為零。

  在吳易得看來,中小散戶最大的風險還在於資金問題。在養殖壞年景到來時,許多小養殖戶賠本後會放棄繼續飼養,而在賺錢的時候往往會將錢再次投進去擴大養殖。但稍微有一點風險,這些中小養殖戶便吃了大虧。“被迫殺母豬現象在小養殖戶那裏經常發生。”

  而規模養殖企業則常年維持穩定的養殖數量。尤其是在瘦肉精事件爆發後,許多大型肉製品加工企業更傾向於選擇收購專業養殖企業的生豬。

  在一些以往瘦肉精橫行的地區,養豬戶的利潤很大程度上依靠添加瘦肉精縮短養殖週期、提高瘦肉率、減少飼料供應量增加,但是隨著政府嚴厲的監管,也一定程度上讓小養殖戶的真實成本顯現出來。

  如今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提振了養殖類上市公司的業績,新五豐和羅牛山公司均表示豬價上漲對公司業績的利好。“規模養殖企業都是賺錢的。”吳易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