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民國治房
戰爭與房價
李開周
在大多數朋友的心目中,戰爭會使房價下跌。這個想法其實並不靠譜,有些時候,戰爭恰恰能讓房價上漲。比如浙江省的省會杭州吧,在歷史上,這個城市的房價至少出現過兩次暴漲,都是戰爭造成的。
第一次房價暴漲發生在800多年前,那時候北宋剛剛滅亡,女真人的軍隊在中原地區殺人放火無惡不作,逼著北方人向南逃難,一批一批的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富商大賈、市井小販、儒生秀才、青樓女伎……成群結隊涌向江南。剛開始,宋高宗定都在南京,逃難者也跟著到南京去,一時間南京房租大漲;結果金兵進逼石頭城,南宋小朝廷趕緊遷都到杭州,於是大夥也紛紛往杭州扎堆兒。當時所有人的心思都一樣——皇帝待的地方肯定是最安全的,跟著他走沒錯。那麼多逃難者,再加上拱衛皇室的駐軍,粗略估計不下100萬人,加上杭州原有的居民,人口總數大約在150萬左右,而杭州城區加上近郊也只有50平方公里,所以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3萬人,這個密度超過今天的紐約、倫敦、巴黎和東京,跟上海中心城區基本持平。當時樓房不多,沒有什麼高層和小高層,人口之擁擠,房屋之緊缺,是可以想象的。人多房少,供求失衡,房價自然要漲,再加上軍費緊張,朝廷濫發紙幣,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原先百八十貫就能買下的院落,後來花幾十萬貫還買不到,在杭州有空房出售的土著統統發了橫財,而北方難民中的廣大低收入者只能露宿街頭,望房興嘆。
第二次房價暴漲發生在60多年前,那時候日本剛剛投降,杭州剛剛結束淪陷的日子,在日軍佔領期間被迫逃到鄉下的居民開始返城,很快恢復到了抗戰前的人口數量;而經過8年的戰爭,城裏的房子至少三成被炸毀,部分返城的居民找不著自己的家了,只能先租房住著,或者另買新的。還有一些房子完好無損,但是就因為曾經被日軍和偽政府官員佔據,抗戰勝利後被定性為“敵産”和“偽産”,封條一貼,就成了公房,有的成了政府機關的辦公場所,有的直接分給國民黨的大小幹部,成了官老爺的私宅。一來人多房少,二來分配不均,三來這時候法幣開始貶值,通貨膨脹也露出苗頭,三方面因素同時起作用,房價上漲、房租上揚、普通百姓住不起房,就成了必然結果。
1946年10月,在杭州中心城區買一幢兩層4間的小樓,需要黃金9公斤(由於法幣開始貶值,大宗交易多用黃金計價),按黃金現價,折合人民幣300多萬元;到了1946年12月,買同樣的一幢小樓,已經需要黃金16公斤了。短短兩月,房價上漲將近一倍。花幾百萬買幢小樓,擱現在的杭州實在不算貴,問題是當時老百姓的收入實在太低,在1946年年底,杭州市公辦小學的高級教師月薪只有法幣12萬元,而同期黃金牌價是每克24萬元,一個月工資只相當於0.5克黃金,需要積攢2000多年的工資,才能買上一幢小樓。
民國離今天較遠,宋朝離今天更遠,説個最近的例子:伊拉克。幾年前,美伊戰爭讓伊拉克房價大跌,卻讓伊拉克鄰國約旦和敘利亞的房價大漲——有些伊拉克人為躲避炸彈和綁架,逃到鄰國約旦首都安曼和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他們對房屋的大量需求導致這兩個地方的房價暴漲了一倍還要多。
李開周,專欄作家,著有《千年樓市》、《食在宋朝》、《祖宗的生活》。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