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李庶民
記者李庶民中小企業融資難,已經不是一個新的話題,不過,最近似乎又有了新的解讀———有人認為,宏觀調控收緊、貨幣政策回歸常態,造成銀行信貸投放減少,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因此質疑貨幣政策“超調”,事實果真如此嗎?
近年來,各界人士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探討不計其數,不過,眾説紛紜之中,在一些基本問題上似乎存在矛盾之處。比如,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到底是一種互利共贏的經濟行為,還是一種慈善性的道義行為?如果是出於盈利目的的經濟行為,那為什麼很多銀行總愛把支持中小企業當做“履行社會責任”的業績來宣揚?如果是“賠本賺吆喝”的慈善行為,那為什麼很多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經常從“轉變觀念”、“發掘新的利潤增長點”角度來勸説銀行扶持中小企業?換言之,銀行支持中小企業,到底圖什麼?
把經濟與政治兩重因素攪在一起,似乎有點讓人迷糊,不過,現實國情中經濟與政治的微妙關係,確實與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密切相關。經濟與政治哪個更重要?一方面,眾所週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一心一意謀發展,顯然,經濟是第一位的。但另一方面,現實中每當政府官員表示對某件事情的重視時,又總是強調“從政治的高度”來看待,或強調“不僅具有經濟意義,而且具有政治意義”,似乎還是政治比經濟更重要。
中小企業為什麼融資難?企業的“大”與“小”只是表面,而背後所有制的“公”與“私”才是關鍵。一個事實是:中小企業大多是私營企業,而大型企業多是國有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正與現實中經濟與政治的微妙關係密切相關。
在經濟方面,與大型國企相比,中小企業明顯缺少賺錢效應,而且風險更大,銀行自然沒有動力支持中小企業。但問題是,中小企業為什麼不賺錢?回想改革開放之初,不恰恰是國有大企業缺乏活力、效益不高,而以個體戶、私營企業為代表的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煥發了巨大活力嗎?但從上世紀末以來,大型國企一方面通過改制重組、下崗分流等方式甩掉不良資産和歷史包袱,另一方面牢牢把住壟斷領域,獲取鉅額利益,而中小企業在“國進民退”、政府稅負、人力成本等擠壓下,越發缺少生存空間,盈利水平下降。
在政治方面,目前仍存在對中小企業的某些偏見和歧視。目前,國有大企業負責人仍具有“官員”性質,政府對國企的人事任命有發言權,國企領導與政府官員也時常相互調任,因此,在一些官員心中,民企是自主發展的,在很多問題上可能“不聽話”,而國有大企業才是“自己人”,“親兒子”,更加可靠。而銀行特別是一些地方性金融機構,雖已是股份制運作,但在對企業和項目提供信貸支持方面,很多時候還是要給地方政府一些“面子”,而不能完全獨立決斷。
因此,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要從上述體制機制問題著手。經濟層面,就是要讓中小企業更賺錢、更有效益,從根本上讓銀行主動自願地支持中小企業。政府需要做的,就是落實鼓勵民間投資的兩個“36條”,打破玻璃門,讓中小企業與大型國企平等競爭,同時,在稅收等方面為中小企業減負。同時,政府、金融機構要建立小企業培植、培訓機制,讓小企業建立健全賬本,規範財務,還要創新小企業貸款、擔保等機制,逐步滿足小企業的合理信貸需求。
我們從危機中走來,如今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實屬不易,這是艱難權衡的結果。當年部分人士對貨幣政策“過度寬鬆”的質疑言猶在耳,如今,面對新的情況和問題,又有人質疑貨幣政策“超調”。任何政策都有利弊,貨幣政策寬鬆一些,中小企業的錢袋子或許也能寬鬆一些,但大企業、融資平臺的錢袋子將更加寬鬆,這其中的“跑冒滴漏”就可能更多。貨幣政策並非不可以討論,不過還是應該多一些長遠眼光,不能看到通脹,就指責“過度寬鬆”;看到融資難,又指責“超調”。分析宏觀經濟,需要多一些“定力”,少一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急躁,不要指望包治百病的藥方,而要耐下心來多解決一些經濟結構和體制機制問題,這才是解決包括中小企業融資難在內的宏觀經濟問題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