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王煒瀚:能否放權油企自主定價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7日 11: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缺乏市場競爭和壟斷約束的情況下,下放政府管理市場價格職能,並不能使得油價的定價機制合理化

  【背景】《第一財經日報》6月10報道稱,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副司長連啟華6月8日在“2011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通氣會上透露,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以及階梯電價等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將在年內推出。

  根據報道,調整成品油定價機制的討論方案中有,當原油價格在130美元/桶以下的時候,政府有可能向三大公司下放定價權。這一討論方案可能意味著,當原油價格變化率達到4%時,加油站可以自行提高或降低汽柴油價,而不必上報政府。同時,討論方案中還包括,縮短規定的“22個工作日”的成品油調價間隔。

  發改委主動放權,是否有利於推動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將定價權交與三大壟斷企業,是否就會形成合理的定價?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常務秘書王煒瀚認為,發改委在缺乏市場競爭和壟斷約束的情況下,主動放棄政府管理市場價格的職能,並不能解決目前中國石油定價機制不順的問題。油價只是結果,政府放棄成品油定價權,必須在石油格局缺乏競爭主體的局面改變的基礎上,實現油價同國際接軌,才能保證國內油價的合理化。

  王煒瀚指出,當前,兩大集團以外的煉油企業不能自由獲得進口原油,成品油進口企業也不能順利獲得成品油批發資質,兩大集團事實上控制了成品油批發環節,扼住了成品油市場供應的咽喉。

  在這種壟斷格局依舊的條件下,下放成品油定價權,只能造成壟斷企業在“原油加成本”的“成本”部分自説自話。不難預期,今後中國原油價格跟國際聯動是越來越緊密了,所謂的“成本”部分還是會遠高於國際水平,而且會越來越高。

  至於發改委所謂“還有三家企業進行市場競爭”,王煒瀚指出,三家企業的國企背景決定了它們不能等同於普通市場主體,很難形成所謂的競爭。

  實現國內油價同國際油價逐漸接軌,方向正確,但是,接軌不是“在所謂參照國際原油油價的基礎上,放任壟斷企業操縱煉油成本、不透明成本的前提下所謂的同國際接軌”。

  因此,即使發改委放棄價格指導權,縮短22天的窗口期,只要定價體制不變,短期內國內成品油價格可能會保持現在價格水平,長期來看必然“越來越偏離國際市場”。

  王煒瀚指出,只有存在市場競爭,國內煉油企業才會把成本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並且合理地向消費者轉嫁成本。要進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當務之急是放開原油進口,保證兩大企業之外的企業能夠有原油來煉。同時,放開成品油進口,令國內企業煉出成品油之後,能自由在市場上交易,而非完全或者大部分在中石油、中石化的壟斷。

  從部門利益考慮,放棄了定價權對發改委來説無異於脫手一枚“燙手山芋”。但是,只要不對原油、成品油市場體制進行管理和改革,放開原油、成品油的進口油源,放開成品油批發價格的管制,發改委此舉只是簡單“推卸責任”。(財新記者 劉志潔 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