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世華財訊]CBOT玉米期貨15日收盤下跌近30美分,7月玉米期貨收跌29 3/4美分,接近30美分的跌停限制,報收于7.25 3/4美元/蒲式耳。
綜合媒體6月15日報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15日受外圍市場的拖累收盤重挫,原油期貨下跌和美元大漲令總商品市場普遍遭遇拋售。
交投最活躍的CBOT 7月玉米期貨收跌29 3/4美分,接近30美分的跌停限制,報收于7.25 3/4美元/蒲式耳。
人們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是商品市場的利空因素之一,因希臘債務危機擔憂加重。
PFGBest分析師Tim Hannagan表示,交易商還期待從外圍市場尋找方向,因為他們等待美國農業部(USDA) 6月30日的作物預期更新,此前農戶在11日當周積極地完成了播種。
原油走勢與穀物相關是因為乙醇由玉米提煉而成,而基金通常以一攬子商品為交易對象。
市場短暫觸及30美分的跌停限制,下探至4周低點,回吐了11日當周上揚至歷史新高的部分漲幅。
有關高價將抑制玉米需求擔憂打壓期價走低。亞洲買家撤銷採購玉米作為動物飼料,以更可以承受的小麥替代,同時聯邦數據顯示美國11日當周乙醇産量下滑。
USDA數據顯示,美國11日當周乙醇産量下滑3.8%至88萬桶/日。部分分析師表示高價令乙醇生産無利可圖,而其他分析師指出生産者可能難以購買玉米,因庫存吃緊。
在玉米期價10日大漲至8美元/蒲式耳附近歷史新高後,交易商正密切關注需求情況。USDA預計強勁的需求將使玉米季末庫存降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最低水平,引爆了玉米的漲勢。
在過多的降雨延誤了早春的播種後,良好的天氣條件預計將提振玉米作物的收成預期産生了進一步的壓力。ebottrading.com資深分析師克萊斯特(John Kleist)表示,“影響的共振”打壓了玉米期價全盤走低。
因原油期貨下跌和美元上揚,燕麥期貨與其他穀物市場一同下挫。CBOT 7月燕麥期貨收跌20美分,跌幅5.2%,報收于3.67 1/2美元/蒲式耳。因玉米期貨跌至4周低點,乙醇期貨下滑。CBOT 7月乙醇期貨收挫6.3美分,跌幅2.3%,報收于2.688美元/加侖。
CBOT玉米收盤價(單位:美分/蒲式耳):
----------------------------------------------------------------------------------------------
合約代碼 開盤價 最高價 最低價 收盤價 漲跌 成交量 持倉量
7月/2011(CRCK) 760*2 762*2 725*4 725*6 -29*6 233,988 420,589
9月/2011(CRCQ) 732*4 734*4 699*0 704*6 -24*2 115,899 314,755
12月/2011(CRCV) 688*6 690*0 657*4 666*0 -19*0 138,091 494,440
3月/2012(CRCF) 699*4 701*0 669*4 677*4 -20*0 13,259 89,363
5月/2012(CRCH) 707*0 707*2 677*0 684*6 -19*6 3,007 20,512
-----------------------------------------------------------------------------------------------
數據來源: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公佈截止6月7日當周CBOT玉米期貨分類持倉報告.
---------------------------------------------------------------------------------
非商業頭寸 商業頭寸 合計 非可報告頭寸
多頭 空頭 套利 多頭 空頭 多頭 空頭 多頭 空頭
(合約單位:5,000蒲式耳) 總持倉: 1,435,358
554,915 91,397 155,088 564,065 959,110 1274068 1205595 161,290 229,763
較2011年5月24日報告變化情況 (總持倉變化: 29,923)
22,725 -1,334 7,140 -3,705 13,933 26,160 19,739 3,763 10,184
各種類交易商頭寸分別佔總持倉百分比(%)
38.7 6.4 10.8 39.3 66.8 88.8 84.0 11.2 16.0
各種類交易商數量 (交易商總數:856)
268 134 197 216 383 575 643
---------------------------------------------------------------------------------
資料來源: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王德軍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