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昆明6月11日電 (記者李萌 王亞光 李懷岩)從巴基斯坦的手工銅器到尼泊爾的木質首飾盒,從泰國的木雕到越南的咖啡,從斯裏蘭卡的珠寶和紅茶到緬甸的玉器,來自這些國家的製造商們紛紛帶上最得意的産品走進中國,尋找自己的中國機會。
在6月5日至10日舉行的第十九屆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昆交會)等展會上,為推介自己帶來的手工藝品,不丹手工業協會副會長策林忙得不亦樂乎。
“本屆昆交會是我們第一次參展,一方面希望尋求中國合作商,更重要的是向中國人民展示不丹特有的文化。我們對中國近幾年的發展非常關注,我們相信中國的擴大內需政策將會進一步提振中國的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增長,這將為我們在中國發展提供更多機遇。”他説。
與策林一樣,中國機會吸引了來自越南、孟加拉國、尼泊爾、印度、泰國等在內的各方代表,不同的是,他們中很多已是昆交會的“懲”。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副部長葉京頻表示,中國是越南的農、林、水産品出口國中極具發展潛力的巨大市場,而昆交會則是越南産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交易平臺,所以越南每年都會組團參加。
對於企業家來説,中國機會意味著投資中國、開拓中國市場,與中國企業合作共贏;而官方談論的則是如何搭乘中國經濟的順風車,加強合作,促進本國經濟發展。
印度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潘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過去20年中,中國和印度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地區事務中都有很好的合作。“作為亞洲地區的兩個大國,如果中國和印度能深入開展合作,將取得非凡的成就,使整個亞洲獲益。”
潘迪表示,印度希望繼續完善與中國的交通網絡連接,使更多的印度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同時歡迎中國企業前往印度進行投資。
在出席本屆昆交會開幕式致辭時,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説,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各國和周邊地區都是機遇。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實施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以及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産生的“中國需求”,也影響到了其南部邊境之外,減弱了危機對東南亞、南亞的衝擊。
分析人士指出,鋻於一些發達國家目前仍在努力擺脫金融危機之後的影響,東南亞和南亞等經濟體已經與中國市場緊密聯絡,中國作為貿易夥伴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2010年,中國已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高達近3000億美元,同比增長37.5%。同年,中國與南亞的貿易額達805.71億美元,是2000年56億美元的14倍多。
在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框架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等區域經貿合作機制的建立也將進一步拓展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
不可否認,由於中國與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有著相似的經濟結構,雖然形成了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但互補的方面仍是基本的。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陳利君説:“總體來説,互補性大於競爭性。雖然中國與這些國家都處在工業化階段,但細分之下,各國的具體狀況很不一樣。”
陳利君認為,中國已處在工業化中後期,東南亞、南亞很多國家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甚至是起步階段,中國與這些國家在農産品、加工業等方面的互補性很強,合作中應充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達到互惠互利。
經濟學家指出,未來中國角色將逐漸由“世界工廠”轉向“世界市場”,這將為東南亞、南亞等國家提供更多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