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連日來,眾多媒體對於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多年來産生的怪味問題進行了連續報道,其中“硫化氫超標 1150倍”、“廣告費是治污費的27倍”等焦點問題更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爭議。作為當事者的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對於這些焦點問題有何看法?他們對於這些情況又將給出什麼樣的解釋?記者今天上午來到了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上的哈藥集團制藥總廠(下稱“制藥總廠”)進行採訪。
氣味熏人企業有“委屈”?
“首先,我們向因為我們企業氣體排放而受到影響的周邊居民表示歉意。”採訪一開始,制藥總廠副廠長馬傑明確表示,無論是哈藥集團還是制藥總廠,目前的態度是查找自身不足,解決關鍵問題。
針對目前熱議的“廣告費是治污費的27倍”説法,馬傑告訴記者,相關報道中提到的5億多元的廣告費是整個哈藥集團的廣告費用而非制藥總廠的廣告費用。
“我們制藥總廠以生産處方藥為主,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處方藥是不允許刊登廣告的。而哈藥集團旗下的 ‘哈藥六’、‘三精’以非處方藥為主,刊登廣告是非處方藥的營銷手段之一,所以把整個集團的廣告投入拿來説明制藥總廠的廣告投入和治污費用之比是不合適的。”馬傑進一步解釋説,從1999年以來,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累計投入了4億多元用於清潔生産和環保治理。
“周邊居民認為,你們的措施沒有效用,否則為什麼投入4個多億還是氣味熏人?”
對於記者的這個問題,制藥總廠環境保護部部長韓洪彬有些無奈地對記者説:“我們的氣體排放濃度確實是已經降低了,之所以周圍居民沒有明顯感覺,可能跟人的嗅覺特點有一定聯絡。”
不過,從周圍居民的反應來看,只能説我們做得還不到位。韓洪彬説。
有報道稱,“黑龍江政協委員對藥廠相鄰區域空氣質量檢測顯示硫化氫氣體超標1150倍”。
然而,記者從哈爾濱環境保護局了解到,從該局的多次監測數據來看,竟然只有2009年8月12日晚9時到12時的1次監測反映硫化氫超標1.37倍。
找合適地方搬家真的很難?
解決怪味擴散的最好辦法就是藥廠搬家。可是,這麼多年來,制藥總廠為什麼就搬不出去呢?
據了解,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當時,廠址所在的哈西地區還是一片荒涼。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藥廠所在地已經成為主城區的一部分,四週佈滿了居民區和高校。多年來,周圍居民一直希望藥廠搬家,至少是産生氣味的車間搬離市區。
對此,馬傑解釋説:“多年來我們也一直在為藥廠選址,但作為一家大型綜合性制藥企業,企業生産對廠址的選擇有著非常多的要求。比如説自備電站、鐵路專線、豐富水源等,這些要素一個都不能少。想找到這樣一個合適的地方真的很難。”
儘管如此,今年初以來,藥廠搬家的消息還是在當地流傳開來。
在哈出版的《黑龍江日報》、《新晚報》、《黑龍江晨報》分別在今年的1月到2月間報道了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搬遷的消息,來自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的消息稱,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將制藥總廠異地改造項目列為該市重中之重的任務,已選定在遠離居民區的郊區建設哈藥升級改造工程。有消息稱,本月中旬左右,制藥總廠異地改造將有實質性動作。
與此同時,另外一個疑問被提出:制藥總廠的搬遷是否意味著將異味送到別的地方去熏人呢?
儘管記者再三追問,但鋻於上市企業信息披露的有關規定,馬傑只是籠統地告訴記者,目前,關於在新址如何解決氣味熏人的問題已經有了詳細的規劃。“從原料進廠、生産過程到終端治理,我們都有考慮。不會出現到另一個地方熏人的情況。”
“品牌形象”為何保護不力?
制藥總廠怪味事件被連續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些專家學者也對此發表了評論。
“上市企業,尤其是國有大型上市企業應當時刻注意自身的企業形象,承擔起與自身名氣相匹配的社會責任。”一位不願具名的經濟學專家認為,作為哈藥這個大品牌下的一個分支,制藥總廠應該更加重視自身的社會形象,“要知道,任何劣跡、任何負面新聞都會給上市企業帶來不良影響,造成無形的損失。企業形像是個易碎品,一旦破壞,修補起來就非常困難。”
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胡泊老師建議,企業面對社會公眾的訴求應該積極回應,對於面臨的問題也應該及時解決。在這方面,政府也應該承擔起監督、推動的作用。“否則,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留給公眾的就會是一個高大、傲慢的形象,最終,受損失的還是企業自身。” (記者 張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