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CUBN記者 孫先鋒 北京報道
近28億元的市值夢想在即將成真的那一刻,被化為了泡影。“八菱科技因為詢價機構不足20家而折戟資本市場”的消息卻不脛而走。8日,深交所確認了八菱科技已經中止上市的消息,宣告中國A股市場出現首家IPO中止發行的公司。
一位不便具名的分析人士對《中國聯合商報》表示,在新股源源不斷上市並持續破發背景下,八菱科技中止發行這一標誌性事件折射出目前新股濫發、高定價圈錢的亂象已到了極致。八菱科技的失敗彰顯了市場化約束力,對今後資本市場的發展,尤其是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推動意義重大。
按照計劃,6月7日15時是八菱科技上市初步詢價的截止日。出乎意料的是,八菱科技沒能等到確定發行價的那一刻。當天晚上,即傳言稱,由於在路演推介過程中,詢價機構僅19家,只差一家機構即可達到法定家數,八菱科技被迫中止發行。次日,深交所對此予以了確認。
按照中國《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32條規定,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下的,提供有效報價的詢價機構不足20家的,應當中止發行,八菱科技正好踩到了這個地雷。
據媒體報道稱,主承銷商民生證券一投行部人士在回應此消息時表示,“詢價前與多家機構進行了一對一的溝通,但由於端午小長假剛過,不少機構詢價的負責人沒有及時回來工作,路演不充分,加上詢價過程中有幾家機構沒能走完詢價程序,詢價系統已經到點自動關閉,導致最後幾家機構沒有把價格成功地報進去。”
據了解,八菱科技本次擬發行189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7551.92萬股。募集資金投資于新增汽車散熱器、汽車暖風機生産線項目和技術中心升級建設項目,項目投資總額29781萬元。這引起了外界質疑。有分析質疑,國內汽車産能已經過剩,八菱科技在這種情況下擴充産能,這個風險誰來承擔?
國泰君安分析師張欣(微博專欄)向《中國聯合商報》表示,八菱科技發不出去,是很正常的。國內汽車行業正處於低迷狀態,暫時看不到起色。而八菱科技作為汽車配件生産商,目前八菱科技主營産品的65%供應給微車,而其中的60%都是上汽通用五菱購買的。
張欣直言,“並不看好八菱科技募集資金投入的項目,雖然在路演現場,公司高層表示,今後還將拓展IT用散熱器和家用壁挂爐散熱器,但並沒有列在招股書的募投項目中。”
據一名參加八菱科技現場路演的機構人士透露,主承銷商民生證券現場發佈的研究報告中,將八菱科技的合理詢價區間均值定在36元/股。
“那麼高的價格,在現在市場如此低迷的情況下,真的嚇了我一跳。”該機構人士説道。
招股書顯示,2010年(也就是股本未攤薄前)實現每股收益1.29元;發行後攤薄下來每股收益為0.967元。以36元/股的發行價計算,發行市盈率高達37.23倍。
張欣指出,目前已上市的A股公司中,與八菱科技同行業的可對比公司是銀輪股份。銀輪股份8日收報18.85元/股,對應2010年靜態市盈率僅有14倍。
在八菱科技之前2個號碼,同屬於中小板公司的萬安科技,也險些出現報價家數不足的局面。
萬安科技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搖號中簽及配售結果公告》顯示,24個詢價對象“臨危”報價,貼近紅線終於保發成功。其中,更有9家詢價對象的報價低於最終發行價。報價最低的僅有9元/股,報價之低有著比較明顯的“撐場面”痕跡。
而參加八菱科技路演的分析師也明顯感到了這種“寒意”,尚沒有一家研究機構發表過對這家公司的看法。一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八菱科技的詢價機構不足“非常奇怪”,“比如你不看好一家公司,你可以報價低一點,因為證監會規定的報價底線是股票面值(即1元/股),但居然機構們連報價都不願意報。”
事實上,自第二輪新股發行改革以來,在新股發行過程中除了證券業協會公佈的詢價名單外,也允許主承銷商自主推薦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定價能力和長期投資取向的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配售。
“主承銷的角色相當於國際上的基石投資者。目前在國內,大券商號召力大,詢價機構還是比較給面子的,如果發行困難,大券商找機構來撐場面並不是難事,而對於資源相對不足的小券商來説,就沒這麼容易了。”北京某券商投資銀行部門人士對《中國聯合商報》表示,這次事件,也給行業敲了警鐘,不是拿到項目就能穩賺錢的。除了拼命拿項目以外,也要加強投行銷售能力。
不過,這次八菱科技被迫中止發行,並不意味著該公司無緣資本市場。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規定,發行通過的批復自核準發行之日起6個月內有效。由於八菱科技是4月份收到核準文件的,因此,八菱科技在今年10月份核準文件到期之前,還可以選擇恰當時機再次發行。
最終能否順利登陸A股市場,還是值得我們拭目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