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銀監會7年收商業銀行監管費385億元遭質疑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0日 12: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蘭州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作為監管機構,銀監會7年間收取商業銀行監管費385億余元。圍繞著銀監會該不該向商業銀行收取監管費,社會上形成兩派觀點。一派認為,銀監會是代表政府對銀行金融業進行監管,理應由財政出錢,否則容易形成監管者和被監管者的利益關係,不利於其監管職能發揮;另一派則認為,監管作為一個市場行為,需要相關成本,銀監會收取監管費,符合國際慣例。

  銀監會收取監管費始自2004年,與此巧合的是,商業銀行向儲戶亂收費也開始於2004年。2003年銀行收費項目為300項,到現在則增長到了3000多項,雖然把兩者這樣生搬硬套地聯絡起來有些牽強。

  據了解,過去7年間,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産總額從31萬億元增至95萬億元,翻了2倍多;盈利方面,從2004年利潤總額的930億元,到2010年凈利潤為8991億元。在此期間,銀行業監管費規模也穩中有增。

  但在常人的邏輯中,“拿人手軟、吃人嘴短”,銀監會對銀行種種侵害消費者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會産生商業銀行隨意收費、隨意定價、漲價等行為。此外,也容易使人們形成這種觀念:“被監管企業上繳監管費用,然後再由被監管企業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在收取監管費的同時,沒盡好監管職責。”有輿論認為,這是此次將銀監會推向風口浪尖的根本原因。在2004年監管費出臺時,銀監會曾公開表示,同財政撥款相比,實行監管收費“更能強化監管當局和被監管機構的監管成本和監管效率觀念”,有利於發揮被監管機構對監管當局的監督作用,利於實現有效監管。

  業內人士認為,銀監會要想改變目前在監管收費中的被動形象,有必要在監管收費明細上更公開透明一些,並且對商業銀行所有收費項目和標準要與央行、國家發改委一道進行清理。據悉,銀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佈通知:正在對《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修改。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