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閻夫立:做慈善出於內心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8日 2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視點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經濟視點報首席記者 李中海

  實習生 曹曉雪

  他是陶瓷藝術界頗具影響的藝術家,卻一貫謙遜謹慎,平易近人。

  他是廣大新聞界追逐報道的“名人”,卻一向為人低調,不張不揚。

  他是一所高校的高級美術師,為該校設立了首個研究生獎學金。

  他就是現任鄭州大學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陶瓷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河南省省管優秀專家,河南省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全國最具愛心慈善捐贈個人獎”獲得者——閻夫立。

  1950年,閻夫立出生於鈞瓷之都河南省禹州市的鈞瓷世家。幼時便身受鈞瓷藝術的浸潤與熏染,年輕時代長期駐守鈞瓷作坊,後進入河南大學藝術系攻讀。

  據統計,在閻夫立近四十年的民間藝術和陶瓷藝術生涯中,研究創作的陶瓷工藝品、鈞瓷藝術品達6000余件,創造發明陶瓷新技術30余項,鈞瓷技術改新40余項,獲著作保護作品80件,申報國家專利286項,還首創了立體釉、微觀意境、無縫燒制等技術。

  除了孜孜執著于鈞瓷藝術的開拓創新,將鈞瓷藝術推向了一個時代頂峰外,閻夫立還被譽為“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東方瓷魂”、“現代鈞瓷藝術之父”等。

  毋庸置疑,閻夫立是一位技藝精湛的陶瓷藝術家,但更是一位充滿愛心的慈善家。

  截至目前,閻夫立先後在鄭州、江油、信陽建立了四座價值分別為30萬元的圖書館。他説,捐建圖書館的目的是為了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能夠讀書。有了圖書館,這批學生走了,以後的孩子們還能接著讀,這樣就把知識留在貧困的地區,那裏的孩子們才能把知識一代代傳下去。

  閻夫立的心願是在有生之年,能捐獻10個圖書館。希望孩子們“不與別人比父母,只于別人比明天”。當記者問及他對於做慈善的看法時,閻夫立認為,搞藝術的人總有一種熱情,愛激動,自己就是那種人。

  在閻夫立看來,慈善事業不用花精力,有錢就捐,這是一個人的本分,甚至不是一個人的優點,每個人都在做著慈善,沒有什麼要歌頌的。

  他認為,捐款30萬與伸手扶起路邊的人的價值是一樣的,這就是人的一種善良心態。捐款就是一件很平凡,很平凡的事情。

  對於2006年“閻夫立研究生獎學金”的問題上,閻夫立覺得不管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條件差的,他都希望幫助在歷史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化學院的學子們能夠在所學領域內有所成就,做出貢獻。

  除此之外,閻夫立還在汶川大地震發生時創作了作品《國殤》、《天淚》捐給災區,兩件精美的藝術品現珍藏于四川地震博物館。

  作為一名陶瓷藝術工作者,閻夫立深深地體會到知識的素養與文化的底蘊對於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所起的重要作用。

  他説,一本好書就像一件優秀的藝術品,他能夠震撼人們的心靈,啟迪人們的靈魂,更能為人們打開真、善、美的大門。

  2008年12月5日,是令閻夫立終生難忘的日子,作為“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捐獻個人”,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胡錦濤主席的親切接見。

  “慈善事業是一項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崇高事業,‘中華慈善獎’是我國慈善領域的最高政府獎項……”閻夫立認真聆聽著主席的話,內心更加不平靜。

  在他看來,自己與其他代表相比做得還遠遠不夠,總感到很慚愧,自己應該更加努力地工作,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社會。

  為了藝術詮釋慈善理念,閻夫立及其夫人還把反映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慈善理念的內容做成了系列鄭商瓷作品,並把鄭商瓷工程技術中心作為了河南宋慶齡基金會國際交流中心、青少年實習基地。

  據資料顯示,每年都有不少友好國家的青少年來這裡接受鄭商瓷製作技術培訓,在每次培訓的時候,閻夫立夫婦都會利用這個機會給友好國家的青少年朋友傳播慈善思想,並把自已創作的體現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佛文化觀音系列的鄭商瓷作品開放給大家參觀。

  閻夫立正是這樣一直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關心社會、關注慈善事業和教育事業,他不愧為大愛至誠美德的踐行者,真情獻社會,充滿愛心的慈善家。

  “閻夫立老師主要是搞陶瓷文化研究的,做慈善事業是出於內心,並不像有些人是為了名氣,他是一位很樸實,很尊重事實的慈愛老人,對我們員工也是如此。”熟識他的人如是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