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央企扎堆煤電項目 煤電一體化隱現圈地泡沫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7日 09: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罕見的淡季“電荒”刺激下,央企在煤電一體化的道路上加快了步伐。

  6月初,15個省市的非居民用電價格正式上調,煤炭、電力行業的央企也加快了在各地的佈局速度。

  據了解,在江西、河南、雲南等省市,神華集團、華能集團等多家國內大型煤炭、電力行業央企近日紛紛與當地政府展開戰略合作。有行業內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煤電一體化能夠為當地政府和央企帶來利益,也能對緩解電荒發揮一定作用。但需要警惕的是,央企在煤電項目上的規模擴張,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電力供需矛盾,而這種擴張將擠佔民營和外資企業在電力行業的市場份額,電價機制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也可能會因此減緩。

  央企扎堆電力項目

  近日在煤電領域表現最為搶眼的當屬神華集團。短短兩個月時間,神華集團煤電一體化項目便正式落戶江西,該項目規劃佔地約3000畝,包括一個2000萬噸煤炭儲備基地和6台100萬千瓦規模的火電機組,項目總投資達300億元。

  作為神華集團煤電一體化的標桿項目,國華九江項目煤場年設計吞吐量2800萬噸,全部項目建成後,年發電量達360億千瓦,佔江西目前年用電量的一半。

  據了解,目前國華九江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成,近期將召開專家評證會,評證通過後再編制正式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江西省及國家發改委註冊落戶。

  公開資料顯示,每年江西火電所需煤炭有2000萬噸左右需要從外省調運,而江西今年電力缺口最高達200萬千瓦,預計2015年將超過800萬千瓦,江西用電供需矛盾已由階段性向常態化趨勢轉變。

  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表示,今年江西首現淡季“電荒”,加之該省兩個核電項目又同時遇阻,神華項目恰逢時機的落戶成為拯救江西缺電的一根救命稻草。

  除江西外,河南的濟源和南陽兩市也向央企伸出了合作的 “橄欖枝”。6月3日下午,南陽市與7家央企就新能源、新材料開發利用等達成了總投資333億元的合作計劃。

  從簽約項目看,能源開發與利用佔了相當比重。主要有國投煤炭公司投資的南陽煤炭戰略基地儲備建設項目、首鋼控股公司投資的白河熱電廠項目、國電聯合動力有限公司開發的社旗縣風電項目等。

  6月5日,濟源市分別與華能集團、中國國電集團、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等11家央企的負責人,簽署了2100萬千瓦機組及風電項目、風電設備製造等戰略合作協議。

  煤電一體化受青睞

  “煤電一體化”項目已經越來越被神華、華能這樣的大型煤炭和電力央企所青睞。

  此次神華落戶江西,最大看點便是其要打造“煤電一體化”全産業鏈,而這種産業鏈模式在解決煤電矛盾方面被各界寄予了厚望。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神華選擇煤電一體化道路是基於兩點考慮:一是做全産業鏈,擴大企業影響力和競爭力;二是自身煤炭資源能保證供應。

  據了解,中國神華(601088,SH)的發電業務使用的煤炭,約有95%來自自身供給,通過集團內部協議煤價,使企業獲得的煤炭價格低廉,並有充足的煤資源供給,這無疑使得“市場煤”和“計劃電”的矛盾得以在集團內部化解。

  這也是中國神華在去年眾多發電企業步履維艱之時取得了發電業務贏利115.8億元,毛利高達25.47%佳績的原因之一。

  電力企業也在積極尋找 “煤源”。6月2日,華電集糰子公司華電煤業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華電煤業)、華電雲南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公司)和四川王氏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了雲南煤礦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合作建設雲南鎮雄煤炭能源基地。其中,由華電旗下的華電煤業、雲南公司共同控股煤炭儲量達9000多萬噸的興遠、海峰、興和等三家煤礦,煤炭産能不低於120萬噸/年,將為華電集團在滇火電企業供應電煤。

  其實,五大發電集團佈局自身煤炭業務早已被提上日程。華電集團去年就曾提出,到2013年使其控參股煤礦産能超過每年1億噸。此外,國電集團也制定了相關的煤炭業務規劃。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分析師李廷表示,實現煤電一體化可以有多種路徑選擇,可以是煤炭和電力企業互向對方領域延伸,也可以是現有煤炭和電力企業直接整合為大型綜合性能源集團,還可以是現有煤炭和電力企業交叉持股。

  他稱,如果不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那麼,大力推動煤電一體化或許是解決目前煤電矛盾的手段之一。這樣能夠在不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下,讓煤炭和電力行業都能獲取合理的利益。

  難題依然待解

  央企紛紛上馬火電、風電項目,並且煤電一體化進程也有加快的趨勢,似乎為日後電力充足供應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但專家稱,目前央企扎堆電力項目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電力供需矛盾。

  江西、河南都是中部地區,中部地區已被定義為承接沿海産業轉移的前沿陣地,未來一大批重點項目落戶中部地區,會直接加重該地區工業用電緊張,中部地區“電荒潮”或會成為常態,投資中部地區成為央企戰略必由之路。

  但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新一輪電價上調,央企投資火電和水電的熱情更加高漲,不過可能會有盲目擴大規模之嫌,因為相比經濟效益,央企一直更看重規模。

  此外,煤電一體化雖然是電價機制改革前的緩兵之計,但同樣有硬傷。林伯強認為,目前最大的矛盾還是在於煤炭定價是市場化的,煤炭企業參與煤電一體化的動力並不足。這導致電力企業收購煤礦和煤炭企業困難重重。他強調説,央企的這種規模擴張將擠佔民營和外資企業在電力行業的市場份額,電價機制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也可能會因此減緩,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韓曉平也表示,煤電一體化似乎是將煤價與電價的矛盾在一個集團內部得以化解,但事實是,當煤價和電價出現矛盾時,企業依然承受著巨大的虧損壓力。

  延伸閱讀

  發改委擬下調煤炭進口增值稅

  在6月1日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透露,正在研究調整煤炭進口增值稅率和港口相關費用。

  據悉,在6月1日召開的會議上,發改委通報了當前煤電油供需形勢,並表示,針對當前部分地區煤電油供應趨緊形勢,國家發改委將會同相關單位,繼續採取綜合性措施,增加煤電油有效供給。

  根據發改委通告的煤炭供需形勢,前四個月,我國煤炭凈進口同比下降27.2%。同時,為提高緊急狀態下的煤炭供應能力,發改委表示,將鼓勵增加煤炭進口。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進口增值稅的調整,對國內煤炭市場供應的影響不大。”他指出,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下,下調增值稅,一定程度上會減輕依賴進口電煤的發電企業的成本。我國近幾年每年進口煤炭1億多噸,同30多億噸的國內産量相比很少,主要對緩解沿海地區煤炭供應緊張有一定作用。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今年前四個月,全國累計進口煤炭大約為4347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356萬噸,國際煤價的高企是煤炭進口大幅減少的根本原因。

  據了解,目前進口煤炭佔我國北煤南運貿易量的20%左右,對滿足東南沿海地區的煤炭需求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受澳洲洪災以及美元走弱影響,今年國際煤炭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國內外差價在2月底達到近期高點41.6美元。

  事實上,隨著近期國內煤價走高、國際煤價回落,4月煤炭進口量環比已經出現23%的較大漲幅。特別是我國南部和沿海省份對海外煤的依賴上升。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今年江西省對海外電煤的依賴已達到40%。目前進口煤價格高於國內煤價100元/噸左右。

  據了解,目前進口煤炭增值稅徵收稅率為17%,這一稅率在2009年前曾下調至13%,但隨後財政部和國稅總局聯合下發通知,從2009年1月1日起,將金屬礦採選産品、非金屬礦採選産品增值稅稅率由13%恢復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