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7日 08: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華夏基金近日公告大範圍贖回此前自購的基金,涉及旗下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以及QDII等多個基金品種,共計約2億份,市值達2.69億元。
在此時點,華夏基金大範圍贖回自購基金頗為微妙,在一個月前的春季機構投資報告會上,華夏基金對後市的觀點並不悲觀,甚至可以説是樂觀。在股權轉讓的前夜華夏基金的此般行為頗為“言行不一”,業內人士表示,大量變現金融資産或為中信證券(600030)實現最後一次獨享紅利。
贖回2.69億元基金
6月4日,華夏基金髮佈公告稱,公司擬於2011年6月9日通過代銷機構贖回華夏紅利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前端)146.65萬份基金份額,贖回華夏優勢增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6896.18萬份基金份額,贖回華夏全球精選股票基金235.45萬份基金份額,贖回華夏希望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A類)13000萬份基金份額。
贖回的基金份額總計約2億份,以6月3日基金凈值計算,市值共達2.69億元。這已經是近一年來華夏基金第二次大規模贖回自投的基金。前一次是在2010年8月,華夏基金贖回3.256億份市值達3.69億元的4隻偏股型基金。
彼時,市場頗為疑慮地將華夏基金的行為解讀為看空後市,然而就在1個多月後的2010年10月,大盤在週期性品種的帶領下展開了一輪急速的拉升。
而此番,華夏基金贖回的基金囊括了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以及QDII等多個基金品種,其中以債券型基金贖回的力度最大,而QDII則是虧本全額拋售。這似乎較難以解讀為華夏對後市有較為明確的判斷。
事實上,就在一個月前,華夏基金舉辦的春季機構投資報告會上,華夏基金對於當下市場總結為:“短期不悲觀、中期樂觀”。
代表公司出席的投資部人士表示,“目前股票市場整體估值處於較低歷史水平,但估值結構性差異較大。”並表示,“下半年視通脹和經濟形勢擇機加倉。”由此,實在很難將華夏基金“言行不一”的贖回行為與看空後市聯絡在一起。
而翻閱華夏基金的投資歷史可以看到,現金充足而可投資渠道卻又受限的華夏基金在過往的大部分時間中均以凈申購基金作為投資手段,即便在市場慘澹的2008年,華夏基金也並未贖回偏股型基金資産,只是通過大量申購債券基金來平衡配置。
2010年曾為分紅贖回
如果説華夏贖回基金並不是為了規避市場風險的話,如此大量地變現金融資産所圖為何呢?從華夏基金年報中不難看出端倪———對大股東中信證券的大比例分紅或是主因。
中信證券全資持有華夏基金股權的問題拖延已久,2010年6月25日,中信證券首次發出公告稱,將通過掛牌轉讓的方式出售51%華夏基金股權,但並未有實質性的説明。
而華夏基金公司2010年年報顯示,在之前的6月21日,華夏基金股東會批准將公司截至2009年底的可供分配利潤全額分配給中信證券,金額高達11.52億元。
此後8月,華夏基金宣佈贖回所持有市值達3.69億元的4隻基金,這是華夏基金自2007年開始不斷自購以來第一次大規模贖回。從上述的時間順序來看,此次贖回很有可能是為了應付支付中信證券鉅額現金紅利。
據了解,在基金公司中,這種將年末可供分配利潤統統上繳股東的分配方案並不多見,而在2009年,華夏基金上繳的紅利尚不到5億元,但眼看股權轉讓在即,中信證券明顯有從華夏基金“分羹”的動機。
或又為股東分紅籌錢
就在今年5月24日,距離上一次轉讓股權公告近一年後,中信證券再次發佈公告稱,擬通過掛牌方式轉讓所持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1%的股權,首次掛牌價格將不低於75.63億元,併發布了詳細的資産估值報告和轉讓方案。
而就在掛牌前夕,華夏基金再度大筆贖回基金——贖回市值2.69億元的基金佔了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資産的近四分之一。
考慮到華夏基金公司2010年度紅利尚未上繳股東,此次贖回基金是否也是為應對大額分紅?到2010年底,華夏基金的未分配利潤為6.89億元,僅為前一個年度的6成左右,年末賬面現金也大幅減少。不過,流動性較好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産”部分還高達10.88億元,受制于基金公司投資方面的限制,這部分全部為基金産品投資。
從目前中信證券發佈的資産出售公告來看,並未有涉及華夏基金2010年分配方案的內容,而這部分權益是否被計算到華夏基金的轉讓價格中,報告並未明確。但是,從華夏基金的股權估值辦法來看,其採用的是“收益法”,即華夏基金100%股東權益在2010年12月31日的評估值作為公司價值。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截至2010年的股東權益應該是反映在轉讓價格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