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22: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觀察報
鄒衛國
中國中小企業當下的窘境,日益得到了各方關注。雖然當局否認中小企業倒閉潮的存在,但是我們仍可以感受到這些企業所處的困境。很多人説,現在中小企業面臨的形勢,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嚴峻。
中小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全方位的,從原料、人工到融資等各方面,傳來的都不是好消息。特別是融資,有企業主反映,目前的融資成本上升了三成以上。中小企業受到歧視也是原因之一。一個得到廣泛支持的言論説,這些壓力正好適合驅動産業結構調整。那些倒閉的或陷入困境的企業,很多被指責為高耗能、落後産能、低附加值。在這個結論下,既定的緊縮政策必須堅持——所謂繼續將金融危機時的寬鬆政策回歸正常化。
每一個中小企業背後,站的是一群人和若干個家庭。一個企業的倒閉,往往意味著這一群人受到了重創。
經常,我們很多人往往會為被驅趕的街頭攤販而扼腕。他們的生活因為一部分人追求的城市景觀——所謂市容——而被犧牲掉。
這些事不時地發生在我們身邊,底層人士的痛苦很容易打動我們。但是,在很多企業被冠以“不符合産業結構調整方向”、“落後産能”等等頭銜而遭受排斥之時,我們很少意識到,這類事情其實有類似的本質。
在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旗號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創造了21%的歷史紀錄。有人放言,這個指標還可以再提高。激進者稱,存款準備金率在理論上沒有上限。這些言論沒有考慮貨幣緊縮對於民間融資的衝擊,而民間融資正是中小企業的命脈所在。
民間融資價格激增成為高利貸,這個現象表明,貨幣政策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已經過度緊縮了。高融資成本導致很多中小企業度日如年,事實顯而易見,但官員聲稱一切正常。正是因為他們的宏大話語權,中小企業的痛苦被大大忽略了。緊縮政策對於中小企業的創傷,也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得到考慮。
我們認為,這種態度低估了中小企業的痛苦程度,以及這種痛苦對於整體經濟的破壞性。
比如,“淘汰中小企業促進産業結構調整”的説辭存在著極大的漏洞。我們知道,轉型並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並非説,把這些不符合升級産業定義的企業打死,結構就調整好了。這種做法對整體社會福利沒有任何改進,甚至還有破壞作用。
對於中國經濟整體産業結構調整,商學院的課程裏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企業決策案例,可供比照。説是企業有兩個業務,一個很掙錢,一個不掙錢。那麼為了提高企業的利潤,下一步的決策是什麼?
很多人説,把虧損業務砍掉不就可以了嗎?
正確的做法跟這個不一樣。當你真把虧損業務一刀砍斷之後,你的掙錢的那個業務,有可能也會變得虧損。至少有兩個原因:其一,虧損的部門承擔了企業的成本,並且在整體上是形成企業規模效應的有效構成,當這些業務被砍掉之後,規模效應就可能大大減弱;其二,可能正是這個不掙錢的業務,維護了那個掙錢業務的市場地位。
這裡不列舉更多的理由了。中國的思路更類似簡單處理:把不掙錢的給砍掉。這個論調得到了太多的支持。即使在宏觀政策導致了很多中小企業陷入困境之際,這種論調仍給予相關政策以理論支持。支持者説,他們倒則倒矣,正好調整産業結構。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當你把這些業務砍掉之後,整個産業環境、創業環境會變得極其惡劣的可能性。
拋開這些經濟層面不算,如果我們有以所有人的幸福作為基準和出發點來評判事情的共識,那麼我們發現這些做法也是很不合理的。
在很多時候,有些地方和部門過多地從預算角度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基於其轄區的每個人的生活和幸福。因拆遷導致的醜聞就是這種思維的典型表現。對於中小企業,政府同樣有類似的思維。
促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産能和部分效率低下的企業,這個政策導向本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當我們把這些政策淩駕到那些中小企業之上時,又與驅趕街頭遊商有多大區別呢?
我們深知,貨幣緊縮必然給一部分企業帶來壓力,在緊縮週期中,很多企業確實可能出現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如果從中小企業的角度看,貨幣緊縮確實已經超出了它們的承受能力。
為什麼這一次中小企業感受尤其深,甚至覺得超過了金融危機的2008年?一方面,即使在正常年景, 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也解決得不好。現在,貨幣緊縮下,銀行資金集中到大企業,中小企業只好借高利貸,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它們馬上就會面臨資金鏈斷裂;另一方面是實業環境的問題,表面上看是緊縮過度,實質來看,可能是宏觀政策,尤其是對中小企業的政策出了問題,譬如從融資、創業到發展環境——各地都忙著和央企對接,無人搭理中小企業等等。
解決之道是什麼?調控政策確實要避免出現超調。所謂存款準備金率沒有上限的説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更需要注意的是,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是讓所有人更加幸福,即便是所謂的過剩産能企業,只要其合法經營,有什麼理由一定要等到它們被扼殺才停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