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限購物卡反腐是懶政思維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1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週末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南方週末評論員 郭光東

  反腐又出新招。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國人民銀行、監察部、預防腐敗局等七部委《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要求進一步規範購物卡管理。

  一般來説,只要文件中有“進一步”這三個字,那就説明以前早管過,或者説一直都在管,只是很遺憾沒管住。與20年來無數次治理購物券、購物卡不同的是,這次新政的“進一步”體現在實名制、非現金、限額三點上。

  這三點新規看似具體入微,但破解起來易如反掌。實名制要求記名購物卡和一次性購買1萬元以上不記名購物卡的單位或個人,由發卡人進行實名登記,那麼,我就一次只買9999元;非現金要求單位一次性購卡金額達5000元以上或個人一次性購卡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通過銀行轉賬方式購買,那麼,我單位一次性買4999元、個人一次性買49999元,照樣可以用現金;限額要求不記名購物卡面值不超過1000元,記名購物卡面值不超過5000元,那麼,我無非麻煩點,多買幾張卡就是了。

  或許,連破解招數都不需要用。日前出臺的購物卡治理新政,看似由七部委聯合發文,並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可謂陣容豪華,威風八面,不過,從經驗來看,越是“齊抓共管”,最終越是九龍治水,誰也不真管。而且,這個意見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國家法律,轉發意見的國辦只是國務院內設的辦事機構,並無執法權,而由哪個部門具體行使購物卡“實名制、非現金、限額”的執法權,意見也未明確規定。如此一來,意見恐怕難免要墮入一紙空文的尷尬了。

  這不,意見出臺後,不少媒體明查暗訪的結論是,賣購物卡的商家和買購物卡的單位,絲毫不懼新政,以前怎麼樣,現在還怎麼樣。由於無人稽查,各商家甚至“下有對策”的腦筋都懶得動。

  一場出發點極其良善、意在重拳治腐的購物卡新政,為何在現實中遭受如此冷遇?除了對意見的字面檢討之外,更應該檢討的還是我們的反腐思維本身。

  日前治理購物卡,據説是因為“送禮就送購物卡”,用購物卡行賄之風愈演愈烈。但我們有沒有往深裏想想,到底是腐敗催生了購物卡,還是購物卡催生了腐敗?二者何為因,何為果?

  假如只按治果不治因、治標不治本的反腐邏輯,那需要整治的遠不只一個小小的購物卡。首先該收拾的就是腦白金,他們公然標榜“收禮只收腦白金”。接下來還要整治天價茅臺酒、九五至尊“南京”香煙、鑲鑽戒月餅……地球人都知道,這些東東用的人不買,買的人不用,惟一目的就是“送禮”。至於眼下流行的送名錶、名包、文物字畫、iPad,也該被列入整治範圍。

  現在只整治購物卡,反腐部門的理由可能是覺得用購物卡行賄更隱蔽,有些官員往往不敢收錢卻覺得收點購物卡無妨。其實,官員的這種心理障礙很容易突破,查出來的巨貪動輒受賄數千萬元,光靠收購物卡,那還不得把官員累死?但是,如果依照此番整治購物卡的邏輯,是不是乾脆也實行人民幣實名制,每張百元大鈔都寫上真名?

  不過,這樣實名下去,有關部門的工作量就太大了,壓制商業活力不説,還會陡然生出荒誕感。這次整治購物卡的意見還強調“嚴禁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公務活動中收受任何形式的商業預付卡”,這樣的強調,恐怕就有點類似于曾引起輿論譁然的某中學校規——“嚴禁教師姦淫女學生”。

  如此反腐邏輯,歸根結底還是一種懶政思維,是剪箭療傷的邏輯。譬如古時一位外科郎中,士兵中箭後他只管剪去露在外面的箭桿,至於肉裏的箭頭,那就是內科大夫的事了。為政者如不拿出刮骨療毒的勇氣,怕是要成天困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跼踀之中。購物卡,這種便利公眾支付、刺激消費的商業工具,為什麼到了中國就變了味中了邪,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