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江西鄱陽湖100億建壩引爭議 頭號工程尚未獲批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核心工程、關鍵工程和頭號工程”,在江西全省,能配得上這個稱呼的項目只有一個——備受爭議的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

  持續的乾旱讓這個一度沉寂的工程如乾涸的鄱陽湖湖底,突兀地暴露在乾燥的空氣中。

  這個尚未獲批的項目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樞紐工程壩址位於鄱陽湖入(長)江水道,總投資超過100億元。

  外界認為,該樞紐主體結構本質上是一座大壩,而江西省水利廳廳長孫曉山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就解釋稱,“沒有大壩這一説,我們從來都叫閘”。

  但是外界質疑並未因此平息,即使是在鄱陽湖遭遇嚴重乾旱的當下,仍有觀點認為該工程不僅將引發諸多生態環境問題,且不利於長江下游省市的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更是利用三峽大壩模式求解三峽“後遺症”。

  面對這些質疑,江西方面選擇了低調,6月2日本報記者致電江西省水利廳,對方表示不便討論這個話題。

  如今,涉及這一項目的工程建設指揮部等部門都已成立,前期工作正在緊張推進之中。

  不僅如此,據本報了解到,江西方面正在贛江上建設一個名為“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的項目,控制了贛江78%的流域面積,以防洪、發電、航運為主。

  公開數據顯示,長江兩岸在近50年內修建了近46000座水壩、7000多座涵閘,隔斷了江湖聯絡,目前僅剩鄱陽湖、洞庭湖還與長江自然連通。

  這是一個以鄰為壑的時代?

  尚未獲批的“頭號工程”

  誰都未曾想到,進入2011年5月,鄱陽湖會變成一望無際的草原。

  本報記者近日在鄱陽湖水利樞紐壩址看到,江心洲長滿了鬱鬱蔥蔥的野草,尚未有大規模動工的跡象。

  這個被地方列為江西頭號工程的項目如今因為鄱陽湖乾旱而再次受到了外界的關注。

  “三峽工程對鄱陽湖影響巨大。”江西省山江湖開發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曉鴻日前表示,“三峽工程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江湖格局’。”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江西方面就曾提出鄱陽湖建壩的設想,但直到2002年,這一建議才提上官方日程。

  在2002年全國“兩會”上,江西省40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關於要求開展鄱陽湖控制工程項目建議書加快立項進程的建議》的“一號議案”。

  這一方案隨即遭到質疑,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工程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消極影響,長江下游省份對於這一方案可能影響長江下游流域取水安全也有擔心。

  江西方面為此走訪了上海、江蘇、安徽水利系統,進行溝通,試圖消除下游省市對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的疑慮。

  針對環境方面的擔憂,在今年4月份,江西邀請了《濕地公約》國際組織、國際鶴類基金會等代表實地考察鄱陽湖,旨在平息各方面輿論。

  針對外界有關大壩的質疑,江西方面還將“鄱陽湖水利樞紐”設計思路由此前的“調枯控洪”改為“調枯暢洪”,將建“壩”改為建“閘”。

  不過,到目前為止,包含大壩建設的《鄱陽湖區綜合規劃》尚未獲批。

  今年突如其來的乾旱,似乎使得樞紐工程朝著更為有利的方向發展。

  2011年2月14日,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在北京主持召開《鄱陽湖區綜合規劃》有關事項專題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官方指出,長江上游水庫群調蓄已帶來枯水期中下游水資源形勢的重大變化等諸多連鎖反應。因此,通過建設鄱陽湖水利樞紐,來調整變化了的江湖關係,修復和改善鄱陽湖的生態承載力、經濟承載力,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鄱陽湖樞紐本身是不是一個江西版的“三峽大壩”?

  鄱陽湖建壩 江湖之爭

  按照江西方面的設想,2010年10月1日舉行鄱陽湖樞紐工程開工典禮,但據本報了解,由於規劃未獲批,實際一直未開工。

  江西方面所期待的,是2011年內《鄱陽湖區綜合規劃》通過水利部批准,水利樞紐項目建議書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即可在1到2年之內開工。

  本報獲得的一份江西省省長主持的該項目建設會議紀要材料顯示,這項工程對於江西意義重大。

  “實施鄱陽湖生態水利樞紐工程不僅關係到鄱陽湖‘一壺清水’,還關係到江西五大水系,更關係到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生産生活用水、生物多樣性和血吸蟲防治等重大問題。”

  而同濟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院教授李建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江西是在用“三峽的手段”試圖抵消三峽對鄱陽湖造成的影響。

  現實似乎進入了一個循環——通過建設新的堤壩來解決由先前的大壩帶來的問題。

  就在贛江流域,正在建設中的“峽江水利樞紐工程”,控制了贛江78%的流域面積,以防洪、發電、航運為主。

  據本報了解,這是目前江西省投資最大的重大水利工程。

  有學者擔心,一旦鄱陽湖樞紐建成,且隨著長江流域干支流各地水資源爭奪的加劇,武漢、南京的江面也許會變成一條水溝。

  因此,江西的鄱陽湖築壩設想也背負了“自私”之名,外界認為不能因為一省之利影響整個長江流域的環境和水資源分配。

  不過,本報記者在南昌採訪中所接觸到的當地居民卻均對建設大壩頗為支持,認為這樣既防洪,又抗旱,一舉兩得。

  在持續的爭論下,鄱陽湖樞紐方案不斷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