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創業板偽高新企業造假鏈起底 仲介稱2萬就能搞定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2日 10: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時代週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籠罩著高新技術華麗光環的企業,其含金量究竟有多少?在時間的檢驗下,一大批偽高新技術企業正逐漸露出本來面目。

  為扶持和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2008年4月14日,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下稱《認定辦法》),規定凡通過高新技術認定的企業,其所得稅稅率可在3年內由25%減免至15%。同時,在“5+1地區”(五個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高新技術企業還可享受“兩免三減半”的定期稅收優惠。

  在稅收優惠的誘惑下,企業趨之若鶩。旋即,大批高新技術企業接連涌現。然而,這些貼著“高新技術”標簽的企業到底是實至名歸,還是徒有其表?據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所謂的高新技術企業竟然連最基本的指標都未達到。儘管如此,但在服務仲介機構“一條龍的包裝服務”下,並不妨礙其完成企業高新技術的華麗轉身。

  高新技術企業不達標

  早在去年,創業板上的“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技術就已受到質疑。2010年8月27日,江蘇寶利瀝青成功過會。其招股説明書顯示,2008年10月 21日,公司獲得江蘇省財政廳、技術廳、國家稅務局以及地方稅務局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然而,讓人不解的是,該家高新技術企業最核心的三項專利卻並非自主研發,而是2007年12月花費15萬元從上海交通大學購買。2007年公司營收規模為4.2億元,但研發投入的比例僅為2.87%,低於《認定辦法》規定的3%的比例。同時,據媒體報道,雖然寶利瀝青稱其為華東地區研發、生産和銷售高等級公路新材料的龍頭企業,但其主營産品依然是最基礎的通用型改性瀝青。

  截至5月24日,2011年共有51家企業上會創業板,其中未通過8家,過會率達84.3%。在過會的企業中,超過95%的企業擁有高新技術的光環,但其含金量多少卻值得商榷。《認定辦法》中明確規定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需同時滿足的六個條件。但僅針對其中幾個簡單的量化指標,就可發現這些“高新技術企業”的矛盾之處。

  《認定辦法》規定,包括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佔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佔當年職工總數10%以上。

  1月18日成功過會的科斯伍德,于2008年被江蘇省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開始享受3年的15%的稅收優惠政策。但在招股書上可發現,其大專以上學歷人員佔職工總數的比例僅為22.48%。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員既包括技術人員又包括非技術人員。由此可判斷,科技人員所佔比例遠低於《認定辦法》的規定。3月15日過會的深圳欣旺達,專科以上學歷的員工也僅佔員工總數的28.17%。4月2日過會的廣東銀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專以上學歷的員工比例為 26%。4月18日過會的上海永利帶業股份有限公司為26%。4月19日過會的山東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23%。上述比例均低於《認定辦法》中的要求。

  此外,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下述要求: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少於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6%。銷售收入在5000萬至2億元之間的,比例不低於4%。超過2億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高新技術産品(服務)收入佔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等。2月28日過會的四川創業,其在2008年至2010年度期間,銷售收入範圍均在5000萬至2億元之間,但研發比例僅為1.18%、1.09%和1.36%。營收收入在1億至2億元之間的科斯伍德,儘管其在2007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39%,但在2008年初獲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之後,其研發投入比例再未超過4%。

  高新技術所帶來的稅收優惠,更助力企業利潤。以欣旺達為例,2008年至2010年,優惠稅額分別佔到當期凈利潤的13.83%、13.78%和12.48%。山東日科化學(19.280,-0.32,-1.63%)的稅收優惠分別佔2007年至2009年當期利潤總額的16.18%、10.97%、10.37%。

  對於企業來説,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有足夠大的原動力,但為何在招股書上會犯上述簡單的錯誤?有關人士認為,做高新技術材料的人可能並未參與招股書的撰寫,導致兩邊數據不一致或者所披露的人員結構並非是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政府部門希望有稅收,從理論上講,在審批高新技術企業上應較為嚴格,但為何出現“偽高新技術企業”?上述人士一語道破,“稅收與政府部門的有關人員沒有直接關係。造假材料寫得都很好,如果政府部門不核查材料真實性,就會産生大量的偽高新技術企業。”

  服務仲介“一條龍服務”

  應運而生,一條新的産業鏈形成了。實際上,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服務仲介機構可謂功不可沒。時代週報記者以一家企業的身份向多家服務仲介諮詢了辦理高新技術認定的相關事宜,對方均表示,只要基本條件符合,加上包裝,通過高新認定不成問題。“完美包裝”加上“有關係”成為這些仲介機構的服務優勢。

  上海一家高新技術認定服務仲介介紹,“我們是一條龍服務,只需公司財務和技術部門配合。”針對不符合要求的情況,“條件不夠的地方,我們會指導你們去做。”並主動提供幫助,“專利如果沒有我們也可以幫你們做。”價格為發明型代理費5000元/個,實用新型代理費2000元/個。對方介紹,“優勢是我們的經驗和科委的關係。90%以上的企業都通過認定。我們老闆是從科委裏出來的,這方面放心。”

  收費標準根據銷售收入額制定:規模2000萬元以下,收費2萬元。2000萬至1億元收費3萬元。1億元以上,收費4萬元。不過,這僅為仲介代理費,其間發生的專利申請費、産品檢測以及其他費用將另行計算。但是,這一行的收費標準差距很大。北京一家服務仲介最高收費10萬元。對方稱“工作量不一樣,服務質量不一樣”。而其“代理申報的高新技術企業全部通過”更成為宣傳的口號。

  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神通廣大的仲介機構均可以一一解決。“學歷要求達不到標準。我們可以調整,儘管要求提供複印件,但是沒有要求全部提供。”對方解釋。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比例也尚未達到要求呢?“這個沒太多問題。”對方介紹,國家對科技人員和研發人員的界定不那麼明確,“我們可以直接把行政人員、有些工廠的人也可歸為科技人員。”

  不過,對方也表示,“我們如果同意幫您申報,肯定前提是了解您公司可以包裝,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我們都幫忙代理的。”同時其自信地稱,“我們都做了那麼多家了,只要按照我們的要求準備材料,肯定沒問題。我們是通過之後收費,您覺得這不是最好的保證嗎?”

  面對利益的誘惑,總是不乏新進入者。而其擁有的“關係”優勢自然要多多利用。上海閔行區一家服務仲介就表示,高新認定只做閔行區的,因為“閔行的科委可以搞得定”。對方介紹,公司本是做註冊,但由於高新技術認定這塊客戶有需求,再加上閔行科委裏的關係,現在也開始從事高新技術認定服務。“閔行批了,市裏面應該就是個橡皮圖章。”並表示,高新技術企業都是包裝出來的。但其6.5萬元的代理費用可不算低。“我們是有關係做一下,不是專門做這塊的。”

  高新技術認定服務仲介如此之混亂,著實讓人對其擁有的含金量心存疑慮。去年8月,就有媒體報道,科技部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官員説,至少有五成已通過高新技術認定的企業靠虛假材料“操作”上去,以享受極為優惠的稅收減免。事實上,有一大批偽高新技術企業早已登陸創業板。通過“包裝”的高新企業,在上市之初,就尚未做到誠信。在資本市場上,又如何期待其誠實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