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稅費是否是物價高的罪魁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2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董偉) 在“關注‘十二五’下的中國商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微博專欄)稱,高稅負應為本輪物價上漲負責判斷是錯誤的。中國宏觀稅負總量在世界上並不高,問題出在稅負的結構上。

  和之前的物價上漲不同,本輪的物價上漲是在供給不短缺的情況下發生的。於是就有了許多怪現象:在生産者一端,蔬菜爛在大棚裏,賣不上價;在消費者一端,蔬菜價格高得令人咋舌。按説只有供不應求時價格才會上漲,而現在,連産能過剩的行業也在漲價。有的産品在國內價格不菲,在國外卻物美價廉,出現了倒挂。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楊認為,過去平抑物價的辦法是促生産,於是有了市長的“菜籃子工程”、省長的“米袋子”工程。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北京的黃瓜出菜地時每斤不到1元,老百姓買到筐裏卻要付6元,這説明中間環節的費用太高。因此,現在要想價格穩定,只有理順了中間環節的經濟利益和體制因素,把商業抓起來,局勢才會有效改觀。

  有論者也指出,物流成本推高了總成本進而推高了商品售價,而物流成本高的根源是稅費過高。典型的是過路費的徵收。商業發展的障礙大抵如此。這一觀點得到大多與會專家認同。

  高培勇説,中國宏觀稅負佔GDP的水平不過20%,加上各種費也才34%,這跟北歐國家動輒50%的水平沒法比,也低於發達國家平均的39.5%。因此,稅負總量不該為流通成本高負責,也不該為物價上漲擔罪。

  既然總量不高,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種種怪現象呢?他認為,問題出在稅費結構上。目前,我國以間接稅為主,佔到所有稅負的70%以上,類似個人所得稅這樣的直接稅少,不到30%。間接稅的繳納主體是企業,其特點是易於轉嫁,即容易傳導到價格上去。“西方有些國家直接稅多,對價格也有刺激,但是絕沒有我國這麼大。”在他看來,平抑物價,革新稅制也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