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2日 09: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報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董偉) 今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宣佈,《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順利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評審委員對於兩部文獻都給予了極高評價。此為中華醫藥走向世界的新明證和新契機。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從今年5月1日起,中藥將不得在歐盟境內作為藥品銷售使用,數以億計的偌大市場,將拱手他人。
對於上述情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醫藥走向世界路途漫漫,為各國認可十分不易。
2004年4月30日,歐盟修改了“人用藥品2001/83/EC指令”中關於傳統草藥産品部分的修訂,擴大現有藥品範圍,增加了一項《歐盟傳統植物藥(草藥)註冊程序指令》。新指令稱,對於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長期的應用,但又缺少足夠的科學文獻來證實其療效的確切性及其安全性達到可接受水平的傳統植物藥,歐盟將提供7年過渡期,對植物藥施行簡易註冊程序。與此相應,從2011年5月1日起,所有未經註冊的植物藥産品,在歐盟市場上將被禁止銷售。然而,7年過去了,中國還沒有一個中藥産品通過歐盟的傳統植物藥註冊。
業內人士驚呼,中藥在歐盟市場全軍覆沒。為何有此結果?王國強説,一是由於註冊成本高。據了解,中成藥的單個註冊成本約為100萬元人民幣,而一家中藥企業一般有多個品種,申請費用比較高。二是歐盟的註冊要求較高。《傳統植物藥註冊程序指令》規定,傳統草藥“在申請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藥用歷史,其中包括在歐盟地區至少15年的使用歷史”。而國內絕大多數以非藥品身份在歐洲銷售的中藥産品,難以提供在歐洲有效的銷售證明。
“具體到一個企業的産品,比如六味地黃丸,某家企業花成本註冊了,別的企業就可以搭便車銷售,誰也不願意做這個傻子。你看我、我等你,結果誤了註冊時機。”他説。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中成藥在歐盟銷售額不算太大。2010年我國對歐盟的中成藥出口額約為1000萬美元,佔比僅有0.5%。以廣州某藥業為例,一年的中成藥出口額大約是3000萬美元,其中東南亞市場就佔了一半左右,而歐盟市場僅僅為200萬~300萬美元。成本收益衡量下來,企業紛紛選擇放棄歐盟市場,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為中醫藥的管理者,王國強卻不能坐視不管。他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中華文化的傳播,作為民族瑰寶的中醫藥走向世界是必然趨勢。只是走向世界的路絕不會一帆風順。歐盟禁令倒逼中國的中醫藥必須更上層樓才能有廣大出路。“中醫藥是好東西,怎麼能讓別人也認識到、享受到,這也是一門學問,需要巨大的力量去投入、去開拓。”他説,我們也在和歐盟各國協商,希望他們能夠按照中醫的邏輯去看中醫,不能總帶著西醫的有色眼鏡看中醫。
王國強一再強調,不能為了走向世界,中醫藥就放棄中國標準。否則,邯鄲學步成了四不像,那就毀了中醫藥。“當然,我們也不能妄自尊大,中醫藥自身確實面臨如何再創新、再豐富、再完善的任務。唯有完成這個任務,中醫藥才能真正造福國人、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