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周小川: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成國際金融改革方向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1日 21: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新網6月1日電 中新網金融頻道從央行網站獲悉,央行行長周小川(專欄)日前出席了第一屆“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他在致辭中指出,在金融運行和管理方面,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已成為危機後國際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

  周小川表示,當前,隨著全球化和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金融業發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金融學研究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新的挑戰。特別是經過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現有的金融運行模式、金融監管體制暴露了其內在不足,也引發了理論界、金融業界對今後金融改革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他表示,從理論上説,經過這次危機,人們發現,微觀審慎性的總和並不等於宏觀上的審慎性。或者説,個體的健康性不等於總體的健康性。這裡面涉及到很多相關的經濟學、金融學理論。如,危機的傳染性,與資本要求、流動性、杠桿率、撥備要求、會計準則、評級制度相關的微觀審慎性標準,與羊群效應、動物精神、信息理論和計算複雜性,以及激勵機制安排等相關的市場有效性問題等,在原有的理論分析框架、模型基礎上,都有新的認識和發展。

  他指出,在金融運行和管理方面,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已成為危機後國際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各國政府以及金融界的普遍共識是要建立逆週期的市場運行和調節機制。在宏觀方面,除了要用好貨幣供應量、利率等具有逆週期調節效果的傳統貨幣政策工具,還引入了逆週期調節的創新手段,如建立逆週期的資本緩衝制度和動態損失準備制度等。在微觀方面,主要側重於加強金融監管改革,改進原有的資本協議、杠桿率、撥備計提等監管政策和工具,提高金融機構資本質量和資本充足率、建立與經濟週期調節相適應的杠桿率要求、前瞻性撥備管理,推進會計制度、評級機構、衍生品交易和清算體系等的改革,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等,其主要思路是,將這些微觀層面的監管機制納入宏觀管理框架內,減緩順週期影響,減少對經濟波動的影響。

  周小川稱,當前,以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為核心的國際金融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其典型內容是G20所支持和認可的巴塞爾Ⅲ。從中國情況來説,我們有必要、也有條件儘快採納和運用宏觀審慎性政策框架,而且也寫入了“十二五”規劃。但我國總體上還處於經濟轉軌過程中,運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也有一些比較緊迫的課題,如對經濟週期的判斷、高儲蓄率問題、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的選擇、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劃分標準、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等等,需要儘快加以深入研究。(中新網金融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