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美股評論:全球經濟放緩及其隱憂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1日 14: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導讀:近期經濟指標顯現出全球經濟復蘇正在放緩,而歐元區債務危機的困局進一步加深了市場的擔憂。《經濟學人》發表的評論文章認為引起市場震動的原因包括歐元危機和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勢。中國5月PMI指數初值的發佈震動了全球股市,這反映出中國增長的放緩;中國的通脹、房地産、銀行業、經濟硬著陸等問題的不確定性加劇了市場對全球經濟的擔憂。

  以下為該評論摘譯:

  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説,在過去一至兩年中,全球大型經濟體經歷了速度不同的經濟復蘇。這種復蘇如同第三世界國家的交通一般,大卡車、黃包車、小汽車和自行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在相同的道路上,時不時的擠佔各自的線路。

  但在過去一至兩個月中,這樣的交通卻同時放慢了速度。《經濟學人》雜誌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顯示,這種放緩明顯體現在大宗商品價格自2月中旬已經下降了8.6%;放緩還反映在美國製造業的趨勢。耐用品(如引擎和汽車)訂單在4月減少了3.6%(雖然之前一月出現了強勁增長)。費城聯儲的最新調查顯示,工廠産出仍舊增長溫和。

  美國經濟復蘇依賴財政刺激,且此種依賴持續的時間長過多數經濟體。然而,在8月初,美國聯邦政府將觸及國會設定的債務上限。任何提高債務上限的做法都幾乎肯定會要求支出削減,而如果未能就債務上限達成協定將意味著政府需要做出大幅削減,停止出售國債。即便美國政府可以繼續出售國債,美聯儲也將很快停止國債的購買,因為美聯儲的最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行將結束。這一計劃是利用新發行的貨幣購買長期債券。

  匯豐銀行和Markit的採購經理人調查顯示,歐元區通過經濟增長擺脫危機的希望逐漸變得渺茫。他們編撰的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的初值從4月的57.8下滑至5月55.4,此種下滑幅度是2008年末以來從未有過的。市場對於明年經濟狀況表現出的悲觀情緒類似2009年中期的情況,當時經濟復蘇遠未起速。

  然而,引起市場震動的最大原因不是歐洲,而是中國。匯豐的5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1,大幅低於長期52.3的平均值。這證實了4月工業生産的明顯放緩。這一數據的發佈影響了全球各國的股市。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在一天內大幅下跌。

  這一強烈反應是有趣的。中國與歐元地區國家和美國不同,經濟的放緩是延時的。中國經濟在過去2季度的增長過快而無法維持,導致了令人擔憂的通脹。中國政府一直在通過緊縮信貸努力減緩經濟增速。工業的減速表現出這些舉措正在奏效。

  PMI指數高於50表明産出在提高;51.1的讀數與GDP 9%的增長是協調的,匯豐銀行表示。但這一指數立即使人們開始擔憂中國經濟的硬著陸。觀察家可能擔心中國的通脹已經失控,這會迫使政府控制經濟增長、重新掌控物價。在1994年年末,中國的通脹高達25%,收緊的宏觀經濟政策使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了4.6%。

  但中國的通脹水平目前僅為5.3%。蔬菜價格已經回落;非食品通脹可能正在降低。中國通脹問題已被證明比預想的要難以控制,但並不需要犧牲經濟增長的4個百分點來解決這一問題。

  一些觀察家擔心中國經濟將會失去動力,因為煤炭價格越來越高,而電力供應卻不足。中國工業在近幾個月已經受到了電力供應短缺的影響,類似情況出現在2004年。Capital Economics的馬克-威廉姆斯表示,當時中國的發電廠沒有足夠的産能來滿足所有用電需求。中國政府不允許電價與煤炭價格同步上漲,這使得發電企業蒙受損失。提高電價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便這會暫時影響通脹水平。

  最後一個擔憂的理由也是最嚴重的。許多人擔心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可能會崩潰,留下無法負擔的債務。政府對於按揭貸款和投機買房已經進行了控制,並在房屋銷售方面已經顯現了一些效果,但並未對新房建設産生影響,瑞銀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濤表示。也許中國政府建造更多經濟適用房的做法抵消了房地産市場的放緩。

  如果房地産泡沫破裂,地産開發商將遭受巨大損失。新近購房者也將蒙受損失。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的房屋是一種儲蓄的方式,而不是借貸。房屋購買者並未被按揭貸款的債務淹沒,雖然家庭負債水平已經迅速上漲。如果房價大幅下跌,家庭財富産生的損失將可能影響支出。但人們不會變得債臺高築。

  銀行稱它們對房地産的風險敞口是可控的,大約是所有貸款的20%。但它們的間接敞口可能更大。如果銀行的呆賬率大幅升高,政府將會介入。正如渣打銀行的史蒂芬-格林(Stephen Green)指出,“少量的呆賬是一家銀行的問題,大量的呆賬則是政府的問題。”(多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