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1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5月底前,自製火鍋底料、飲料和調味料的餐飲單位必須向監管部門備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並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予以公示。”這是全國開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以來,監管部門對餐飲服務單位重點監管的第一步。
目前,“大限”已至,各地實施的效果如何?
記者從上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為止,上海已有6千多戶涉及“自製食品”的餐飲單位進行了食品添加劑備案申請。其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的必須備案公示的自製火鍋底料、飲料和調味料的餐飲單位近500家。
截至5月30日,上海已有34家違規餐飲單位被立案查處。下一步監管部門還將根據限期內備案公示情況,對重點行業、重點食品加強巡查和抽檢,特別是提供自製火鍋、自製飲料、自製調味料等服務的餐飲服務單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以及“中央廚房”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
江蘇省藥監部門在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中,截至5月21日,檢查餐飲服務單位48442家次,抽檢産品764份,其中立案查處55件,案值85.656萬元,罰沒金額755.98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4起,涉案人員7人,銷毀不合格産品155.6公斤。
記者發現,各地在行動中普遍加大了懲處力度。上海市最近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要求對食品安全領域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進行最嚴厲的懲處,並要求“黑名單”信息將逐步在工商、質檢和食藥監各部門實現“共享”,“黑名單”制度的執行將從懲處環節前移到檢查環節。
浙江則在正在審議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辦法(草案)》中,單設“食品添加劑”一節,規定食品添加劑買賣也要備案,且食品添加劑銷售者的買賣記錄、以及食品添加劑使用者的使用記錄,保存、備案時間都不得少於兩年。
在各地重壓態勢之下,記者了解到仍然有不少企業沒有公示添加劑名單。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不備案、公示視為沒有食品添加劑,一旦查出,將會一律納入“黑名單”,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短評
沒有備案公示食品添加劑的餐飲服務單位顯然並非完全沒有添加,而是對制度的執行仍持觀望態度,“法不責眾”嘛。還有的餐飲單位對食品添加劑的成分並不明了,讓其公佈名稱和用量,同樣很勉強。
目前有的地區在專項行動中已放出“狠話”:上海要求“使犯罪分子付出高昂甚至付不起的代價”,海南要求對故意添加非食用物質的企業實行“一次性死亡”,讓其徹底關門,永遠不得再進入食品行業等等。但對於未備案和公示而使用的,多數地方政策相對溫和。河北省已規定將責令其限期整改,北京如何執行還沒有相應的規定。
備案和公示制度是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第一步,這樣基礎性的工作正如信用檔案的建立一樣,將更長久地決定制度實施的成效。對此監管能否到位,百姓關注,社會期待。
本報記者 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