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31日 07: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這個5月,陜西洋縣房管局黨支部副書記李志軍日子很難過。
5月27日,當他向本報記者回想起幾天前辦公室裏發生的一幕幕,仍心有餘悸。當時“前來問罪”的群眾心情激動,有的人還説了難聽的話。
起因是,洋縣房管局要求廉租房租戶必須一次性交納30年租金,方可入住廉租房,部分群眾不滿這樣的做法,表示無力一次性付清。事情被當地媒體曝光後,洋縣緊急叫停了這一做法。
李志軍介紹説,“5月23日下午六點前,我們已經清退了最後一筆定金,現在縣里正在商議新的方案,新方案一定要按照國家政策來,不能再錯了。”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導致洋縣出此“奇招”的原因是保障房建設資金緊張。一位房管局工作人員向本報訴苦,作為貧困縣的洋縣財政很困難,而保障房又是上頭下的死命令,無奈只好頂著巨大的資金壓力,想方設法搞好保障房建設,“摸著石頭過河,剛邁出去一步,就犯了錯誤,現在我們都誠惶誠恐”。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中央和地方對於基層保障房建設資金的缺口程度,看法不一;住建部認為缺口不大,而基層仍然叫渴,一些融資較落後的西部地區就更是如此。
顯然,對於地方廉租房的建設,無論資金還是政策層面,都需要更加細化和區別化的指導政策。
陜西洋縣廉租房一次徵收30年租金調查
5月中旬,當洋縣廉租房的30年租金一次性交齊的“新鮮”做法被曝光,輿論一下炸開了鍋。
按照住建部2007年底下發的《廉租住房保障辦法》,廉租房由政府推動建設,並進行嚴格的“進門”資質審核,讓住房確有困難者優先承租;再每年一次進行資質的再審核、確認,動態調整。
按照通常做法,入了廉租房門檻的租戶們,租金可以按照三月、半年或者以一年為期限交付,大家惟獨沒有聽過的是要一下子交出“30年”房租。
又由於保障房項目由政府主導推出,此間一度有人調侃,難道洋縣要成為現實版的鵝城?
此語源出不久前熱映的電影《讓子彈飛》,當中有句“鵝城的稅收已經收到90年以後”,被引為笑談。
但這對洋縣的群眾們卻不是笑話。採訪中租戶老張直言,能申請廉租房的都是收入低、住房條件差的家庭,一次性交納30年租金,一下子拿出數萬元,“這樣變了味的廉租房,誰住得起?”
老張算了一筆賬。以當地一套50平米的三層樓廉租房為例,按照洋縣政府核定,廉租房租金每平米2.5元,這套廉租房年租金大約為1700元,30年租金5萬餘元,再加上其他雜項費用,要住廉租房,一下子得交6萬元。
和老張一樣, 多數抽中的家庭,一籌莫展。最後, 僅有117戶預交了1萬元定金,約定後續籌錢;有8戶家庭將6萬元一次性付清。
這8戶中有居民向本報記者介紹,仔細算過賬,30年的租金一次付清是有好處的,物價一直在漲,租金一次付,可以回避物價上漲。這位租戶也指出,從管理者的角度,一次收齊租金可能免去日後的麻煩。
但這種看法只是當地的極少數派。
多數群眾為籌資抓耳撓腮,東借西湊,仍然湊不齊。當這個願望都行不通時,他們有些絕望,於是就出現了部分人齊聚房管局的場面。
他們中一些人擔心,如果錢始終湊不出來,這廉租房的資格還是他們的麼?面對不斷高漲的房價,買不起房的租戶們很無奈。
當然,採訪中洋縣房管部門有工作人員也確實承認,如果按此租期“買斷”方式實施,就無法對廉租房住戶進行動態管理,房管部門因而失去了租戶動態調整的控制權,和住建部的政策也不太吻合。
按照住建部有關規定,主管部門應當按戶建立廉租住房檔案,並定期走訪、抽查,“由市、縣人民政府每年向社會公佈一次,不符合條件的廉租房住戶要按要求退出”。
上述工作人員頗有些懊悔地表示,“如果是以群眾自願的方式交,也許會好一些。”
資金之困
那麼,洋縣房管部門緣何還要繼續自己都覺得有些荒唐的政策呢?按照他們的説法,資金的困難是主因。
據本報了解,洋縣目前共有兩個廉租房項目,分別是南環路項目和長樂苑小區,首次配租共有180套房源。
據洋縣房管局介紹,其中南環路廉租房建築面積5250多平方米,是2008年漢中市下達的建設任務。中央下撥補助資金147萬元,省財政下撥80萬元,縣財政配套129.4萬元,合計356.4萬元。該項目建成後,近一年時間未能交付使用,原因是拖欠地價款和工程款;按1331元/平方米計算,資金缺口約402萬元;另長樂苑2棟廉租房共5610平方米,建設資金缺口約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