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31日 07: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網站
李毅 汪時鋒 孫書博
時值外界擔憂“電荒”加劇之際,一紙非民電價上調令出爐。
國家發改委決定,自6月1日起,15個省市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上調1.67分錢,但居民用電價不變。
這一舉措承擔著緩解“電荒”、抑制高耗能、減小電企成本壓力等多重期望。
發改委亦強調,這次電價調整不會直接影響CPI,間接影響也非常有限。
在“市場煤、計劃電”外加電價調整不到位的背景下,多位市場和企業人士認為,此次調價的效果仍待觀察。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部主任薛靜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結合歷次銷售電價的上調來看,此次提價一定要同時補貼電網和發電兩個環節。
而在企業之間,爭取補貼的暗戰似已展開。
“漲的錢都是要給發電廠的,我們落不下什麼。”南方電網公司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而歸屬於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某發電廠管理人員則對記者説:“我都不知道這錢主要給誰,電網欠著我們錢,但錢不一定給我們多少。”
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此次電價調整,對於緩解五大電力集團的虧損肯定會有幫助,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局部上調:非民電價+上網電價
本次電價調整涉及的15個省市包括山西、青海、甘肅、江西、海南、陜西、山東、湖南、重慶、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河北、貴州。
此外,發改委已于4月10日起上調其中12個省的上網電價,安徽、湖南、江西的上網電價自6月1日起上調。這些省份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平均上調2分左右。
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不同省份出現了一些電力短缺的情況,但原因不盡相同,主要有四類,有些省份是內部裝機不足,加上水電來水情況不好導致電力輸送不到位,有些地方本身在火電方面就有缺口。
上述人士指出,一些電煤大省的缺電原因反倒是由於電煤供給不足造成的,因為這些地區的一些電廠原來電煤來源都是依靠小煤窯,沒有進入到計劃煤的供應計劃中,當這些地區小煤窯關閉後,企業不得不到外地購煤,激化了電力供給矛盾。
長期虧損、發電積極性不高則是該人士提到的第四點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新華社援引價格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的話表示,這次調價只考慮煤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不考慮電力企業盲目擴張、電力機組能耗高等原因引起的虧損。
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反彈也是此次調價的考量。電力部門的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全社會電力消費量同比猛增超過12%,金屬、石油、水泥等行業電力消費量漲幅更高。有關部門及專家表示,按照高耗能企業現在的擴張速度,我國煤炭需求量未來數年將翻番,可能因為鐵路運力所限,出現有煤運不出,即使能運出,環境也不堪重負的問題。
除了此次電價調整,發改委還明令各地不得再向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提供電價優惠。
此次調整未涉及居民電價,這有助於緩解當前高漲的通脹預期。
據記者了解,工業産品在消費品中大約佔到40%的比重,如果按照50%的價格傳導率計算,大約有20%的工業産品價格上漲幅度會傳導到CPI。即便如此,這在整個CPI中佔的比重也十分微小。
1.67分/度讓誰受益
對於此次非居民用電價格上調,薛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1.67分/度的上調額未必會全部交給電網公司,很可能分相當一部分來補貼虧損已久的發電企業。“電網和發電兩個環節肯定是要共同考慮的,因為現在發電環節還是虧損很大。”薛靜説。
事實上,薛靜曾分析稱,即使上網電價上調0.1元/度也難以使上述省份煤電廠扭虧。
對於此次局部上調2分/度,企業抱以複雜的心態。
湖南一家發電廠人士曾透露,從湖南省火電廠目前的虧損情況來看,上網電價上調0.14元~0.15元/度才剛剛能實現扭虧,上調2分/度,也許能做到發電不再增加虧損。
對於此次上調,五大電力集團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未表現得過於樂觀。
該人士表示,早前一些媒體關於“電價將要調”的報道已經讓煤炭企業聞風而動,結果電煤價格早于電價調整前就已經快速上升,部分抵消了上網電價提升給發電企業帶來的實惠。
事實上,除了價格調整,發改委已經給出了配套舉措,其中就包括開展重點合同煤價大檢查,對於已發現擅自漲價且拒不服從的企業,將勒令其退回相關多收款項,並繳納相應罰款。
國家電網公司能源研究院高級經濟師白建華告訴記者,由於目前不確定上調電價省份的工業用電量,因此難以計算提價對電網公司貢獻的收入多少。
白建華告訴記者,銷售電價都是由電網企業來收取,但收取後的資金並非都成為電網企業的收入,而是要先支付發電廠的供電費,即上網電價。此外,還要支付國家稅金以及可再生能源基金等,剩下的資金才是電網公司的收入。而這一計算過程一般要到年底才能匯總進行。
上述南方電網公司人士表示,除去白建華所説的各項支出後,肯定所剩無幾。
該人士認為,發電廠將從此次調價中獲得更多補貼。
隸屬於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某發電公司生産發展部相關負責人則一口否定:“銷售電價的事情怎麼會和我們發電企業有關?錢是到不了我們這裡的。”
發電、電網企業暗戰補貼也從側面折射了眾多電企虧損的窘境。
中電聯援引權威統計數據稱,1~3月份,火電生産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億元,同比下降75.3%;銷售利潤率僅有0.8%,比上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截至3月底,火電企業資産負債率為71.7%,仍處於高位水平。
而根據中電聯的行業統計調查,1~4月份,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火電生産虧損105.7億元。
前述五大電力集團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上網電價的上調還難以扭轉火電企業的虧損和火電行業的成本壓力。
防止拆了東墻補西墻
薛靜曾預測,今年將是自2004年大缺電以來缺電最嚴重的一年,而且還沒有“探底”。保守估計全國供電缺口在3000萬千瓦左右,相當於兩個安徽或三個重慶的發電裝機容量。
而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主任蘇勝新的預計,未來兩年電力供需緊張形勢將不斷加劇。預計2012年最大電力缺口約5000萬千瓦,2013年若情況得不到改觀最大電力缺口將超過7000萬千瓦。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記者表示,此輪調價能夠暫時起到緩解電荒、遏制高耗能産業的作用,但本質上仍需改革電力體制,否則問題仍得不到根本解決,“拆了東墻補西墻,西墻有了問題再拆東墻補,反復的拆補連磚都碎了。”
2009年各地銷售電價曾經歷過一輪調整。當時,發改委經商國家電監會、國家能源局,出臺了電價調整方案,自2009年11月20日起,將全國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提高2.8分。各地區、各行業電價調整標準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