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9日 15: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
◎ 《紅週刊》記者 劉曉旭
醫藥行業正處多事之秋,從年初的“欣弗藥品不良事件”到“尼美舒利致死”、從“蜀中制藥造假”到“上海濫用抗菌藥致感染事件”,整個醫藥行業面臨嚴峻的信任危機。而與此同時,國內連續多日的乾旱極端天氣,導致農作物大面積減産,部分藥材價格出現連續上漲,這給相關制藥企業帶來極大的成本壓力……
多重不利因素下,制藥企業該如何抉擇?
基藥招標制度亟待完善
“規範企業根本無法在嚴格按照批准的生産工藝和處方、嚴格執行GMP的條件下生産出這類産品。”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認為。“蜀中制藥造假”事件恰恰表明“單一貨源承諾”及其相關的“量價挂鉤”做法並不科學,常會出現部分基本藥物的中標價不僅遠低於行業平均生産成本,甚至低於藥品原輔材料採購價的現象,而本次造假事件正好暴露出按照簡單“最低價中標”可能導致藥品質量下降的弊端。
“目前基藥招標採取安徽模式確實有一定的弊端,一些企業常用不合格産品來應付。”上海醫藥證券事務代表王錫林認為,從目前基藥中標情況看,中標的都是一些小企業,國內大型藥企都沒有進去,這種現象應值得思考,“産品質量與價格是相輔相成的,嚴格把關肯定會帶來成本上升。”
“現在招標企業惡性競爭,在‘蜀中制藥事件’暴露後,國家肯定會出臺政策規範行業,並且會整合淘汰一些不達標的小企業,這會給大型集團公司騰讓出一部分空間。”科倫藥業證券部人士認為。
中藥材價格漲勢兇猛
據中藥材天地網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以來,中藥材價格最低漲幅為10%,最高漲幅達400%;而中國中藥協會的監測數據顯示,全國市場537種中藥材中就有84%的品種在2010年相應進行了漲價,漲幅在5%~180%之間。
馬應龍的證券部人士證實了中藥材價格這兩年來一直上漲一事,“中藥材上漲是確定性的趨勢,這兩年以來一直在漲。而今年大幅上漲不僅因乾旱導致中藥種植減産,還有國內外通脹因素在做祟。”
“中藥材價格自2009年起就一直在陸續上漲。”百年老品牌雲南白藥的證券部人士坦誠地説,“目前來看,原材料價格的上升讓公司增速有所放緩。不過,好在公司通過戰略儲備(儲存2~3年的藥材)和推廣種植基地基本解決了供給。”
上海醫藥的證券事務代表王錫林也認為藥材漲價會對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不過,公司採取了一些減壓措施,如下屬中藥企業通過集中採購來節省成本,也通過擴大培養種植基地增加供給。”
不過,相對馬應龍和雲南白藥的自信,武漢健民董事辦公室人員的觀點稍顯悲觀,“藥材價格的上漲對公司成本壓力很大,參股39%的健民大鵬因其體外培植牛黃成本上升而經營不太好,雖然公司在2010年度推出股權激勵機制達到了要求,但未來能否行權,還是未知。”
新《指導目錄》出爐將洗牌維生素行業
《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將於6月1日正式實施,將限制新建、擴建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E原料生産裝置。對於新規的正式實施,愛建證券認為這將會對維生素原料藥上市公司帶來利好,“發改委對原料藥相關産品的限制將減少維生素原料藥的過剩産能,有利於改善目前上市公司相關産品的供求關係,而限制産能的無序擴張將促使維生素原料藥價格從低位上漲。”
“《指導目錄》是對新進入的企業審批難度加大,但這並不代表已進入的企業就會受益,像我們公司利潤變動就是要看VE價格的變化。目前VE價格比去年同期要略低一些。”新和成的證券事務代表胡菊勇表示。
“新規實施可能會推動維生素B2價格上漲,但目前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對公司的利潤有一定影響。”廣濟藥業證券事務代表熊永紅開門見山地説。
對於維生素行業目前狀況,某券商醫藥行業首席策略分析師認為,6月1日正式實施的《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的難度較大,原因是目前仍屬於計劃經濟,雖然新增産能減少,但市場供需還難以達成統一意見。“從長期來看,主流醫藥股還是很好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