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囤菜者今年多賠錢:一姜商去年賺200萬今年賠光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8日 15: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今年囤菜賠錢的人的確不在少數,然而從去年開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蘋什麼”,一系列的新鮮名詞,在農産品價格交替飛漲的大背景下層出不窮,靠囤積農産品而一夜暴富的投資者也比比皆是。但是,價值規律就是價值規律,雖然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但對市場的調節仍舊起決定作用。不要小瞧那只無形的手,也許有人可以多次幸運地逃過它的懲罰,但只要有一次不慎落網,它就可以掐斷囤積居奇者纖細的脖子。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囤貨相映紅:誰家要是存點大蒜、綠豆、棉花之類的農副産品,定會招來路人的眼光,其中羨慕嫉妒恨全有了。因為,那代表囤貨之人是個富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價格暴跌,誰手裏還囤著去年的貨,那鐵定想死的心都有了。經過市場無情的洗禮,傷痕纍纍的富翁們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負翁”了。

  可囤貨卻依然大行其道,綠豆、辣椒、大蒜、生薑、蘋果、棉花……甚至房子,都躲不過這一劫數。

  囤積居奇屢遭詬病的最直接原因是,人為造成的短缺使得物價坐著火箭筒嗖嗖飛上了天。

  而對於市場上的物品來説,你囤或者不囤,它就在那裏,不增不減;你賺或者不賺,它還在那裏,不悲不喜。一段時間後,姍姍來遲的市場規律開始發揮威力,這場囤貨豪賭就以失敗告終,發財夢落空,畢竟,這世界上能慧眼識局的賭神或者賭聖太少。

  質本潔來還潔去,經過大浪淘沙,價格始終要回歸理性,最終回歸市場。中國農産品流通經紀人協會副會長姚重璞如是説。

  作為瘋搶棉花的參與者,也作為棉價大起大落的受傷者,齊魯宏業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文奎説,他不願意搶,但不搶沒法生産。誰是囤貨的始作俑者?誰也説不清。但有一點張文奎很明確:價格大起大落,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市場不成熟。到底市場缺口有多大?棉企和棉農誰也不知道。政府卻在這時候無言,不知是不知道,還是不能説。

  一方面是生産經營者不掌握信息,決策具有盲目性;一方面是市場這只無形的手,自發調節具有滯後性。炒作者正是看中了這兩點,把綠豆大點的事吹上了天,造成恐慌氣氛,囤積居奇。市場就在這種亂哄哄的猜疑中,失去了理性。

  “當年的産量決定當年的價格,當年的價格決定第二年的産量,這個鐵一般的規律實際上揭示了我國小農業和大市場的矛盾。”姚重璞指出。

  他認為,要發展大農業,就要加強生産過程的組織性,發展專業合作社形成規模化生産,引入現代管理機制。

  鋻於此,他認為,炒作、囤積居奇在短期內還會出現,就算國家嚴厲打擊,也不可能完全杜絕。

  對於囤積居奇者頭腦中依然跳動的小火苗,東方艾格農業高級分析師陳連芳表示,炒作農産品價格已嚴重危害正常市場秩序,國家該不斷加大力度和頻率進行打擊,應從完善監控體系的角度進行加強,特別是農産品批發環節,一發現苗頭就堅決打擊。另外,要對炒作者重罰,抓到一次就處罰得傾家蕩産,打擊囂張氣焰。

  價值規律就是價值規律,雖然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但對市場的調節仍舊起決定作用。不要小瞧那只無形的手,也許有人可以多次幸運地逃過它的懲罰,但只要有一次不慎落網,它就可以掐斷囤積居奇者纖細的脖子。

  “姜你軍”

  姜商囤姜每天損失萬元

  對安丘的姜商老宋來講,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每天一睜眼,一萬塊錢沒了;對安丘的姜農老陳來説,現在最糾結的事情莫過於今年還要不要種姜,因為他去年的姜到現在還沒賣完。不到半年的時間,姜價從1.3元一斤,漲到6元一斤,再跌到1.5元一斤。一位姜商説,去年做姜生意,他掙了200萬元。而今年,他又把這200萬元賠了進去,“都是浮雲”。

  老宋做姜生意快10年了,他説,10年來,他第一次賠這麼多,“還沒見過這麼恐怖的場景,感覺無以言表”。去年,老宋又鉚足了勁,把所有的錢都囤了姜。“400萬元我全投了進去,也是我幹姜商這麼多年以來,第一次投入這麼多。當時想即便沒有前一年掙得多,也不會虧,當時所有的姜商都是這麼想的。”老宋説,收姜的時候行情還不錯,出口行情也不錯,姜的價格一路看漲,“沒想到到了12月份,姜價急轉直下,囤的姜不好出手,幾乎全部砸在了手裏。”

  “白眼狼”

  180噸白菜愁壞囤菜人

  在去年10月份,韓國“泡菜危機”一直在持續,山東省菜商訂單量暴增,企業一窩蜂搶佔白菜市場。由於當時炒得很熱,不少菜農都在囤積白菜,這也是導致現在大白菜滯銷的原因之一。

  年前4毛一斤高價囤的白菜現在賣1毛5都沒人要,想要白送給泡菜加工廠,結果被告知得排號。想著冷庫裏還壓著的180噸高價白菜,50歲的楊申軍實在苦不堪言。4月份,在青島撫順路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他告訴記者,去年韓國“泡菜危機”期間大白菜價格奇高,他便於去年11月份收購了200噸大白菜,想留到今年賣個好價錢。不料現在刨除低價賣掉的、爛掉的,剩下180噸白菜都壓在了租的冷庫裏,想免費送人都不好送。他當初收購白菜時湊的27萬元,也早已經全賠了進去。

  記者採訪期間,販了20多年菜的徐茂來也湊上前來向記者訴苦,“我以後再也不囤白菜了。”徐茂來告訴記者,憑著自己多年販菜的經驗,年前他也囤了不少菜,可是眼瞅著掙錢的美夢破滅,他年初趕緊把囤菜便宜清倉,全部甩出去了,雖然連本都回不來,但是也比楊申軍眼下的情況要好得多。

  山東蘋果高價泡沫破裂

  眼下,正是往年蘋果銷售價格走高的時候,而家住山東曹縣蘇集鎮的蘋果經銷商王越剛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去年他在煙臺搶購的蘋果,還有約60萬斤積壓在冷庫裏。而在當地,像他這樣想囤蘋果賺錢而陷入困境的還有不少。去年秋天,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蘋果身價暴漲,而今年立夏過後,蘋果大量的積壓存貨,又導致出庫價格急轉直下,出庫價已略低於收購價,虧損幾成定局。專家表示,蘋果價格泡沫破裂,反映出目前農業生産組織化程度的“短板”。

  曹縣蘇集鎮是菏澤著名的水果基地,擁有大大小小的冷庫數十個。王越剛承包冷庫已有多年,去年各路資金涌入煙臺瘋狂搶購蘋果,他也加入搶購大軍中,搶到100余萬斤蘋果。沒想到,至今還有60萬斤蘋果壓在冷庫裏。他告訴記者:“紅富士進的時候1塊7,現在也就賣一塊二三,秦冠也就是7毛5、8毛一斤,一斤就要虧損一半。按這價都賣光,保守計算也得虧十幾萬元。”據王越剛講,積壓蘋果的冷庫在當地隨處可見,同樣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山東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