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膨大劑傳言致部分地區西瓜滯銷 瓜農發微博求助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8日 15: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一位四川攀枝花瓜農在微博上發文求助,稱當地鹽邊縣有幾萬斤西瓜爛在地裏,原因是“膨大劑把西瓜弄爆了的新聞把我們害慘了。”在海南文昌,也有近2萬畝西瓜受“膨大劑”影響滯銷田中。

  >>瓜農求助

  膨大劑傳聞致優質西瓜無人問津

  5月23日,網名“攀枝花人賣西瓜”的瓜農付友蓮在微博上發文,希望通過微博賣瓜。

  付友蓮説,他是四川攀枝花市鹽邊縣永興鎮新民村村民,當地西瓜味道甜口感好,往年暢銷,但今年受“膨大劑”傳聞影響,“幾萬斤西瓜都爛在地裏”。

  他承諾,當地瓜田山泉灌溉、陽光充足,不使用添加劑。“我的瓜要有啥子添加劑膨大劑,我當場砸瓜。”西瓜去年2.4元/公斤,今年0.6-0.8元/公斤都賣,希望網友幫助找到批發商。

  這條微博被轉發6萬多次,評論達到1.2萬多條。很多網民對瓜農的遭遇表示同情,還有網民幫忙推銷西瓜。

  >>記者調查

  海南文昌近2萬畝優質西瓜滯銷

  據了解,海南文昌2萬畝西瓜滯銷在田裏,瓜農們苦不堪言,其“罪魁禍首”也是“膨大劑”傳聞。

  在文昌市鋪前鎮林梧西瓜基地,沿海邊沙灘綿延幾千畝西瓜,全部進入成熟上市期,卻看不到一輛西瓜收購車。

  看到記者來訪,附近十幾個瓜農騎著摩托車趕來反映情況。浙江籍瓜農羅成國説,他借錢湊了200萬元種了500畝西瓜,目前有150畝已熟透,正常情況下一天能發十幾車西瓜,但從本月10日起就沒有收購商前來,這批西瓜已八成熟,再不採摘,將無法長途運輸。

  “這種情況真讓人意料不到,今年天氣好,瓜種得很好很漂亮。”羅成國説,文昌西瓜平均每畝種植成本要6500元,今年海南西瓜豐産,每畝産出3000多公斤,平均每公斤成本2元。如今,瓜未上市就面臨爛市的危險。

  海南是冬春季節全國西瓜的主産區,從西部的東方、樂東起自南向北逐漸成熟上市,文昌位於海南最北邊,也是最晚上市的地區,今年文昌種植了4.15萬畝西瓜,目前已銷售了55%,還有45%近2萬畝西瓜降價滯銷。

  片面報道致西瓜降至幾毛錢一斤

  海南省西瓜協會秘書長林尤勝説,西瓜降價滯銷的主要原因是5月份相繼出現了兩次媒體不實或片面報道。一次是5月初四川某媒體報道西瓜注射增甜劑,食用注水西瓜對人體有害,以致價格跳水。第二次是10多天前,江蘇鎮江丹陽曝出膨大劑致西瓜爆炸,稱用膨大劑種植的西瓜對身體有害,使西瓜市場雪上加霜。

  林尤勝説,5月10日還賣4元/公斤,11日跌到2.6元/公斤,隨後每天以0.4-0.6元/公斤的速度降價,到膨大劑報道出來後,説可以致癌,瓜價就全亂了,“現在地裏四五毛錢一斤都沒人要。”

  林尤勝説,西瓜遭受不實傳言的影響已不是第一次,兩年前曾報道海南西瓜注射紅藥水和甜水給西瓜增色增甜,導致西瓜滯銷爛市,最後經權威媒體報道才為海南西瓜正名,但失去的損失已無法挽回。海南香蕉也一再遭受謠言危害,每一次都造成價格大跌,農民血本無歸。

  據悉,攀枝花瓜農通過微博反映賣瓜難後,已有六七家商家前去收購。

  >>專家説法

  合理使用膨大劑不會造成危害

  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勁松從事了近20年的西甜瓜育種和栽培研究,他説,膨大劑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植物內源激素,植物本身也會合成這種激素,但量很微小。當氣溫較低或陽光不充足,植物長勢不好時,按一定比例噴灑些膨大劑,可以促進植物坐果,引導植物將營養輸送到果實中去。“膨大劑”之所以造成西瓜産業大動蕩,是因為丹陽的報道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導,丹陽瓜農也缺乏種植經驗。

  李勁松説,合理使用“膨大劑”不可能造成危害,一方面我國的農藥管理十分嚴格,“膨大劑”是由農業部批准使用的農藥,其使用範圍、劑量都有嚴格規定。“消費者應秉持理性態度。”

  文昌市農業局副局長劉淑華説,海南島氣溫適宜、光照充足,根本不需要使用膨大劑來增加營養。“西瓜爆炸報道出來後,對西瓜産生很大影響,我們也感覺很冤,因為我們根本沒使用(膨大劑)。”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品質資源研究所研究院黨選民説,“膨大劑”的不實報道對西瓜産業造成了嚴重影響,人們應該保持理性客觀的態度對其加以認識,它只是一種植物聲場調節劑,是經過長期大量的田間試驗證明的。任何一種農藥過量使用都會造成危害,但這只是丹陽的個例。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