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高官高管們競選院士忙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7日 08: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張燕

  中國工程院5月25日公佈了201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這份名單中,出現了多位在職或卸任的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中國工程院的各個學部中,央企高管或政府高官最為集中的是工程管理學部。該學部2011年的有效候選人包括中石化董事長、原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中石化副總曹耀峰,原中石油副總胡文瑞,中電投副總張曉魯等。(新華網5月25日)

  這一現象近年來已經不算新鮮。今年兩會期間,有多位院士就此現象進行了批評,揭露了一些院士候選人拉關係、包裝成果,甚至造假的事情。相較而言,一些央企高管和高官候選院士,似乎將“跑院士”倒了過來——一方面像是學術向權力的獻媚,另一方面難免讓人質疑權力對學術的傾軋。

  以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為例,現有44名院士,包括數位鐵道部、原水電部、原能源部、衛生部等部委的前任高官,以及大慶油田、鞍鋼的前任高管。不得不説,頂著院士頭銜的高官已經不少,“官學”混亂的現狀亟待改變。

  作為國家在科學、工程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兩院院士既是重大的榮譽,同時也必然挂鉤很多物質利益。對於央企高管和高官們來説,院士頭銜所帶來物質上的利益,或許不是他們所求,但學術榮譽是他們所期望的。院士意味著榮譽和驕傲,卻並不必然呼應大量的“官員院士”。

  央企高管也好,官員也好,按照現行的院士評定規則,都是可以參選的。如果規則公平,增選過程沒有瑕疵,一些優秀的學術性官員未嘗不可做院士。如果説這只是個別現象,也不至於引起公眾和一些院士的不滿。但是,當院士增選,甚至整個科研學術領域,出現大量“官學”混亂的現象,就不得不檢討,我們的科研學術機制是否存在嚴重問題。

  比較而言,那些“跑院士”的行為,很多是單位集體行為,這已經讓學術的尊嚴掃地;而官員院士的大量出現,則意味著權力赤裸裸地向科研學術要地位,這是學術的悲哀,更是社會的悲哀。這樣的現實如何奢望科學技術進步。當然,不否認有些官員確實在科研學術上造詣匪淺,不應該受到斥責。但唯有讓權力歸位,科研學術領域建立起良好、值得信任的共同體,院士增選才能保證公開公正公平,官員候選也才不會遭受非議。當然,在一個好的科研學術氛圍之下,大部分學術性官員也會主動避嫌,不會去爭奪院士的頭銜、學術上的領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