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房産稅開徵3個月所收稅款不及1套房遭質疑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6日 15: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房産稅越少越成功論遭炮轟

  羊城晚報訊 記者趙燕華報道:日前有媒體稱,截至4月底,重慶房産稅稅收收入70余萬元,上海房産稅入庫稅款為百萬元,被質疑“3個月房産稅款不及1套房”。而住建部官員秦虹日前表示“房産稅收得越少説明房産稅試點越成功”,稱房産稅對房價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減少過度需求而間接發生作用。此言一齣即遭炮轟:“住建部這樣的言論實在太草率”。

  3個月房産稅款不及1套房

  據報道,截至4月底,重慶房産稅稅收收入70余萬元,上海則僅為百萬元左右。這樣算來,房産拆開徵超百日,稅款還不及1套房,因此,有人質疑試點城市房産稅徵收規模過小。

  對此,秦虹表示,按目前試點城市方案來看,房産稅收得越少説明房産稅試點越成功。在她看來,兩個試點城市的房産稅都沒有涉及存量住房,都是針對房價的高低設立的,如果收得少,只能説明價格高的住房賣得少,這意味著高價房的需求低,那麼高價房價格上漲的概率就小,低價房的上漲空間也就不大。因此“房産稅收得越少,説明試點方案的政策意圖實現得越好。”

  由此,秦虹認為,房産稅對房價的影響是間接的,主要通過減少過度需求而發生作用。如上海一季度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了25%,重慶自開徵房産稅試點以來,高檔房的成交佔總成交量同比下降了27%。

  住建部言論被指太草率

  不過,秦虹言論遭到廣泛質疑。有評論認為,近期房價相對穩定的實際原因是限購,以及在調控下的心理預期的影響,買房人少了交稅當然少,這和房産稅沒有任何關係。試點是否成功不是半年就看得出來的,住建部這樣的言論實在太草率。

  而按照財經評論員葉檀(專欄)的觀點,“房産稅收得少”,是由於重慶、上海兩套模式的標準和稅率都太輕。

  就在這兩天,任志強(微博專欄)對房産稅的解讀一針見血:“很多人有誤解,以為房産稅是為了調控房價才出臺,其實不是這麼回事。房産稅這是為了調整稅收政策、稅收結構,增加地方的固定性收益。中國的房産稅和調整房價沒有關係,目前看來這兩個試點要試很長時間。”這個判斷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別以為房産稅的靶心真的就是高房價;二是全面開徵也許只是個沒有時效的“構想”。

  前不久,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微博上與網友交流時指出,開徵房産稅並不能使買房者獲益,目前僅地方政府獲利。

  “開徵難度大”背後有含義?

  秦虹在表達“房産稅越少越成功”的同時,還推廣了另一個重要觀點,“全面開徵難度很大”。有學者認為,這樣的論調,不管居心何在,起碼與當初房産稅開徵的熱鬧,是背道而馳的。

  就在年初,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就強調,重慶和上海試點房産稅改革,雖然只在兩個直轄市試點,但是對全國投機性購房者,尤其是炒房客有著很大的警示作用,有利於房産消費、投資回歸理性;而重慶市長黃奇帆(專欄)則認為,探索房産稅改革能有效改變“全民炒房”的現象,“根據經濟學規律,大體房産稅到了3%以上,沒有人炒房”。

  為此,有輿論直指:住建部的“房産稅”與行業協會、地方政府理解的“房産稅”為什麼會成為“兩張皮”?到底誰在曲解、或者是誤導公眾對房産稅的價值期待?

  財經評論人鄧海建認為,在目前樓市買賣雙方仍處於膠著博弈的時候,在“北京市最快將於今年下半年推行房地産稅改革”等傳聞甚囂塵上的時候,肩負公共利益職責的住建部門表態出“房産稅越少越成功”的論調,著實令人驚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