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首份基金工資單曝光 華夏基金2010年人均年薪90萬元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6日 09: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基金公司的人均收入到底有多高?此前,該數據一直處於“保密”狀態。但昨天,隨著一份基金公司股權轉讓公告的發佈,這個“謎底”被揭開了冰山一角,而當事公司正是基金業目前排行老大的華夏基金。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華夏基金人均年收入約90萬元。

  華夏51%股權公開找“婆家”

  華夏基金股權轉讓終於有了新進展。

  昨日,作為華夏基金公司的全資股東,中信證券發佈的公告顯示,將在産權交易機構公開轉讓51%的華夏基金公司股權,轉讓價格不低於75.6億元。根據評估機構的報告,按照收益法估價,截至2010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100%的股權評估值為148.3億元,平均每1元人民幣出資額對應的評估值不低於62.31元。

  資料顯示,華夏基金成立於1998年4月9日,是由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的首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其註冊資本為2.38億元。截至2010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的總資産為32.4億元,凈資産為24.96億元,其2010年營業收入為34.08億元,凈利潤為10.06億元。

  中信證券擁有100%的華夏基金公司股權。但是,根據證監會“一參一控”的相關規定,中信證券的持有華夏基金股權的上限最高只能是49%。也就是説,中信證券必須轉讓51%的華夏基金公司股權。

  51%股權或有5家接盤

  儘管目前尚猜測買家是誰,但公告之中或有暗示,買家可能有5個。

  根據公告來看,中信證券昨日表示,對於接手的買家,考慮到交易的總金額比較大,股權可以拆分出售,但最多拆成5份。這也就暗示著,接手華夏基金51%股權的買家,最多可以有5個,幾乎與之前的市場傳聞相吻合。

  就在2009年初,鋻於華夏基金股權違規的情況,監管部門先後出具監管函,催促華夏基金股權符合規範,並暫停了華夏基金公募基金新産品、專戶新業務的審批和備案。直到2010年6月份,中信證券公開表態,將公開轉讓51%的華夏基金公司股權。之後,市場一度傳聞,有5家機構準備接手華夏基金51%的股權,其中包括一家美國基金、蘇寧電器等企業,各持股權份額都在10%左右。

  首份基金“工資單”曝光

  而在股權轉讓公告發佈的同時,華夏基金2010年“工資單”也隨之曝光。

  公告顯示,華夏基金公司2010年“現金流量表”中包含了“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據此,記者先後請教多位熟悉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人士,他們均指出,“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這一指標反映的是公司實際支付給職工的現金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包括該報告期實際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以及為職工支付的其他費用。

  上述公告清楚表明,在2010年,華夏基金“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一欄對應的金額為6.32億元,而根據中信證券2010年年報顯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員工人數為695人。這樣算下來,華夏基金2010年人均收入為90萬元。照此算法,在2009年、2008年,華夏基金人均收人為124萬元、130萬元。

  高薪酬難阻人才流失

  不過,面對這樣的高薪酬,基金公司依然難阻人才流失。

  昨日,就在股權轉讓的同時,有媒體報道華夏基金機構部投資總監郭樹強已于近日離職的消息,並透露其新東家為天弘基金,而郭樹強將擔任天弘基金總經理一職。由此來看,即使是業內排行老大的華夏基金,也無法避免人才流失的尷尬。

  其實,今年以來,基金公司高管跳槽頻繁,迄今早已超過10人。而對於投研骨幹和市場營銷精英,近期更是掀起一股券商“回流潮”。一面是高薪酬,一面是人才的迅速流失,基金公司面臨的發展難題實在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