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四大淡水湖水位嚴重偏低 湖區生態生活遭嚴峻考驗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5日 1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 (記者 吳濟海 沈洋 謝櫻)站在岳陽洞庭湖大橋下,一眼望去是乾涸開裂的湖床和死去的魚,湖床上的裂縫可伸進一隻拳頭,而昔日碧波盪漾的岳陽漁港碼頭也成了“爛泥塘”。洞庭湖區邊一滴水也沒有的水塘隨處可見。

  這就是今年以來的持續乾旱給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帶來的影響。洞庭湖水位5月11日曾降至21.74米,創歷史同期最低。罕見極低水位讓漁業資源大受影響,部分漁民甚至因此外出打工。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統計,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地降水與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為近50年來同期最少年份。位於這一區域的中國四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水位和面積嚴重偏低,給湖區生態和百姓生活帶來嚴峻考驗。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同樣不斷“瘦身”,容積一度僅有7.4億立方米,為歷史同期均值的13%。

  記者在鄱陽湖邊的鄱陽縣、余幹縣、安義縣等糧食主産縣採訪發現,大片早稻田缺水乾裂,成片的農田因缺水無法栽插一季晚稻。

  江西安義縣萬埠鎮村民胡顯梅告訴記者:“現在一點水都沒有,農田裏開始長雜草了。現在灌不到水,今年早稻有往年一半收成就不錯了。”

  在鄱陽湖邊的永修縣,當地政府負責人介紹,當前處於一季晚稻栽插的最關鍵期,因為無水整田育栽,全縣26萬畝一季晚稻田大部分無法栽插。該縣農業部門預計,全縣糧食減産已成定局,如果後期還無有效降水,大部分一季晚稻將最終無法栽插,全年糧食將出現大幅度減産。

  同樣,位於江蘇與浙江交界處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西區和太湖南部地區河道水位也較常年大幅度降低,部分大中型水庫已接近死水位,流域部分區域出現較為嚴重旱情。截至25日8時,位於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的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平均水位為12.14米,在老子山等四個站點水位比24日下降0.02-0.03米,再創新低,已接近死水位。

  水位的迅速降低也給幾大淡水湖的生態帶來嚴峻考驗。

  江西省科學院鄱陽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華研究員認為,鄱陽湖嚴重缺水,湖區水生植物生存空間大面積縮減,沉水植物將遭遇滅頂之災,如白鶴越冬喜食的重要食料馬萊眼子菜和苦草,沒有水就不能萌發生長。

  同時,因為乾旱,佔鄱陽湖魚産量50%左右的鯉魚、鯽魚的繁殖受到較大影響。鄱陽湖特産銀魚的産卵場同樣遭遇乾旱,銀魚進入不了湖汊繁殖。江西省漁政部門表示,今年鄱陽湖漁民將面臨漁業捕撈急劇減少,生活困難的境地。

  為支持長江中下游地區抗旱和保障航運安全,國家防總決定加大三峽水庫下泄流量,自5月20日至24日,三峽水庫按1萬立方米每秒左右控制下泄,5月25日至6月10日,其下泄流量將加大至1.1萬至1.2萬立方米每秒。

  連日來,隨著三峽水庫補水效益的逐步顯現,長江中下游水位出現全線回升。

  江西省水文局監測數據顯示,5月25日8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為10.88米,比一個星期前上漲了1.38米。湖區容積達12.5億立方米。

  江西省水文局局長譚國良分析認為,鄱陽湖水位的提高得益於鄱陽湖五大河流來水增加、三峽水庫加大泄流量等多方因素。

  5月22日江西省迎來一次大範圍降水過程,贛北地區日降水量達30至50毫米,局部近百毫米。另外,三峽水庫下泄流量增加使得長江中下游水位回升,從而加大了鄱陽湖水外流的頂托作用,減緩了湖水外流的速度。但目前洞庭湖水位仍低於多年平均值5米左右。

  至25日8時,洞庭湖水位為23.77米,低於低涵引水水位。但由於上遊降水不足,洞庭湖仍處於進水少出水多的狀況,預計水位還將繼續回落。

  據統計,5月21日8時至23日8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共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地面作業334次,有的還採取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抗旱作業。但目前庫湖蓄水增加仍不明顯。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一週,長江中下游氣象乾旱區雨水仍較少。幾大淡水湖來水少的狀況短時間內還將持續,旱情不容樂觀。(參與采寫記者:顧燁、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