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初中時候,學校忽然蓋起了一幢大樓,挺拔、氣派,樓梯還是旋轉的,落成儀式時,紅蓋頭揭開後,才知道這幢樓叫逸夫樓,是香港慈善家邵逸夫(專欄)出錢給造的,為了讓祖國的花朵更加好好學習。隨著慢慢長大,頻繁進出邵逸夫造的體育館、醫院、教學樓……發現這位邵逸夫老人還真是不錯,捐資建設的公益場館居然如此之多。
惠州企業家楊勳同樣學了回“邵逸夫”,用自己經營幾十年的品牌“真維斯”冠名了清華第四教學樓,卻遭來網絡惡評一片。我想,原因不外乎公眾對“三流”品牌“真維斯”心存偏見,百來塊的牛仔褲竟然套上了百年學府,這簡直不可思議。不然為什麼前些年全球最大廣告傳媒宏盟集團命名清華新聞學院為“宏盟樓”,以及日本羅姆株式會社命名清華電子工程系主樓為“羅姆電子工程館”時,就不存在這種爭議呢?
當然,這種出於感情的道德情緒,即便是出離憤怒,也不能阻止“真維斯”亦商業亦公益的行為。商業何處?很多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真維斯”算是傍上了清華這塊“戶外廣告牌”;公益何處?按照我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由捐贈人單獨出資或主要出資的工程項目,可由捐贈人提出工程項目的名稱。也就是説,高校接受捐贈並作適當的冠名,本來就無可非議,即便從公益的表象而言,為什麼非得是“陳光標(微博專欄)樓”或者“曹德彪樓”,才能被公眾接受呢?只是按照“真維斯”現在的體量,一定要他做到像邵逸夫老人捐贈的那樣遍地開花,無異於是逼迫他“裸捐”,甚至成為“負翁”,這也不符合公益“達則”適才“兼濟天下”的本意。
只是此次“真維斯”捐贈數額成謎,以商業秘密為託詞,卻始終讓人費解。按理説,公益事業就應該做得光明正大,既然選擇了不像雷鋒叔叔一樣,做好事不留名,那麼,冠名教學樓的金額以及背後的賬本,是不是也能夠曬一曬?和以往相比,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此次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有29個項目在籌集資金,其中14個為院所、中心或者博物館、實驗樓等樓宇,冠名捐贈金額共7.5億余元。”——借百年清華的名望,這筆預算中的捐贈金額,應該不會落空。只是這筆公益款的走向,清華得儘快拿出賬本來,怎麼花,為啥而花,都應一一詳盡地列出明細賬公布於眾,這不僅對捐贈者是一種負責的態度,對自身而言,亦是一種主動接受公眾監督的大度姿態,方不失百年名校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