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藝術品天價頻出反襯貨幣貶值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4日 15: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國網-時代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首席評論員 韓雷

  5月22日晚8點,中國嘉德2011春拍首次推出的古代及近現代書畫聯合夜場在北京舉槌,總成交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其中,最受矚目的拍品——齊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8800萬起拍後,經過逾半小時、近50次激烈競價,最終一位場內藏家以4.255億元人民幣將其收入囊中,這也創造了中國近現代書畫的新紀錄。(中新網5月23日)

  中國藝術品拍賣起步晚,但勢頭卻極猛,2007年時,中國(不含台灣省)藝術品拍賣份額就已經上升到世界第三位,並且在接下來的3年裏超越了英國和美國,在2010年一躍成為世界第一,佔了全球藝術品銷售額的33%。去年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的天價拍賣品,而市場預測,今年將有大幅提升。藝術品拍賣與國家的財富和實力有關,不過,中國的財富遠不及美國,人均收入更是在全世界排在下游,如此迅速地成為世界第一,並不斷創出藝術品拍賣紀錄,背後所隱含的,是財富過於分化,和持續通脹引發的貶值憂慮。

  去年中國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成為世界第一,同樣出現了一批天價拍品,像5.5億元的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4.368億元的黃庭堅《砥柱銘》,3.08億元的王羲之草書《平安帖》,藝術品市場全面走向“億元時代”。我們還可以注意到,不僅僅是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在海外樓市上,來自中國的資金“掃盤”現象也頻頻發生。中國香港的房價,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在今年5月份兩次豪宅價格刷新的紀錄,都是被內地人所為,香港最貴的七個豪宅,全部被內地人買下。

  不論是藝術品還是豪宅,頻創天價的背後,都是那些懷著貶值焦慮的熱錢在流動。

  當貨幣氾濫且沒有安全的投資場所時,藝術品和豪宅就會成為吸引資金的最佳場所。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經濟泡沫吹得最大的時候,日本人就曾在全世界範圍高價收購藝術品和樓盤,美國人曾經恐懼地驚呼,美國要被日本人買下了。世界上價格最高的幾大藝術品中,大多是日本人在那個時候買下的。

  不過,好景不長,氾濫的貨幣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泡沫就會破滅。當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時,日本人無奈又把買到的樓盤低價出售,把藝術品鎖進保險箱。

  我國2009年為應對金融危機,推出了4萬億元財政刺激計劃,還放出了10萬億元的天量貸款,去年的貸款也僅略有下降。而我國的外匯制度,更是要為每一美元的外匯發行等值的人民幣,如此集中、大量的貨幣供應,造就了全國樓市暴漲和藝術品拍賣的連創新高。而由貨幣推高的股市,也讓眾多上市公司高管和投資者暴富,像有著股神之稱的劉益謙,2009年和2010年僅拍走的三件藝術品,總價就高達5.835億元。

  如果説投資海外豪宅,還有著居住和幫助移民的功能,投資藝術品則更明顯充滿了貶值的焦慮,當貨幣變得不值錢的時候,藝術品的保值功能也就被高估了。如果説中國的藝術品應當值錢,倒不如説背後反映的是貨幣更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