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4日 10: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據《長江日報》報道:開價值50多萬元的寶馬車去上課,手機號碼有7個8,是3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稱用在教學上的精力約佔1/3——雲南大學副教授尹曉冰近日與同行交流時“善意提醒”:“大學教師全心投入教學是種毀滅”、“教師用不著討好學生”。他把大學教師分在“金字塔”的各個部分,處於底端的是僅會講課的教師,中間的是又會講課又會拿課題的,頂端的是“學霸”和擔任行政職務者。
報道一齣,尹曉冰被網友冠以“寶馬教授”,與眾聲批判相比,更耐人尋味的是他的個性表現也有欣賞者……
反方
有教師個性化才有大學多元化
與寶馬教授挨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南昌大學校長拍攝的MV,儘管唱歌跑調,卻被網友大加讚賞。同樣的不務正業,為何有天壤之別呢?其實這不難回答,只因二者做的事情不同,前者公然地稱開寶馬教學,而且一邊教書一邊當董事,這其實也意味著,前者有追名逐利之嫌,儘管人人都愛,但因自己往往求知而不得,故大多心生恨意。而後者呢?則是趕時髦,是新潮,是在化解與學生之間的代溝痕跡,飽受追捧也自在情理之中。
但我要説的是,無論是開寶馬上課的教授,還是拍MV的校長,其實都是個性老師的一種寫照。這樣的個性老師,即便暫時不受歡迎,也是大學多元化的前提條件,因而,對這樣老師的出現,我們不應一竿子打死,而應給予適當的鼓勵與支持。
而且,我們必須正視的一個現實是,大學教育目前已經飽受質疑,很多人對高校教育尤其深惡痛絕,因為大學畢業的學生,很多人什麼事情都不會做,與社會嚴重脫節。更甚的是,大學的教學方式也因循守舊、死氣沉沉,根本就沒有青春的朝氣與活力。如是有不少人發問:有這樣的大學,民族的希望何在?
這樣的發問或許帶點偏激與情緒,但讓人反思的是,現實難道不就是這樣嗎?我們的高校之所以不給力,不正源於此嗎?而根本原因,除去固有的高校體制原因外,學校的教師不也是一個關鍵環節嗎?如果每一個大學老師都像華中科技大學的“根叔”一樣有個性,學生還會有隔閡感嗎?那大學的多元化,不也就不再是紙上談兵了嗎?必須承認,個性教師是大學多元化的“發起點”, 先有教師個性化,大學多樣化才有可能,如果對這我們也一併封殺,那就遑論什麼大學多樣化了。
楊燕明
正方
喪失職業操守
如果説尹曉冰在學生面前炫耀寶馬車與7個8的手機號碼是精英思維作怪的話,他“善意提醒”同行:大學教師全心投入教學是種毀滅,則是喪失了大學教師起碼的職業操守。從當今大學現實生態來説,像尹曉冰這樣兼職發財的教授確實不在少數。比如,前不久有人舉報武漢大學長江特聘學者劉泉聲違規兼職,同時擔任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全職崗位工作,劉泉聲教授對此超然淡定地回應“兼職已經是普遍現象”。不過尹曉冰的“毀滅高論“更露骨罷了,其背後扭曲的大學精神與價值觀念值得玩味,教授兼職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成為尹曉冰之輩炫耀的資本,而應該得到規範與制約。
不可否認,教授兼職是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對教授兼職不必因噎廢食、一概否定。問題是,尹曉冰在雲南大學擔任著公職,拿著納稅人供給薪水的同時,又擔任著三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教育部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從事有償家教,而大學教授兼職、分紅不亦樂乎,如何服眾?
有人曾撰文指出:專家紛紛做起被包養的“二奶”。這樣的評價儘管有些對專家大不敬,頗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但是也客觀反映了部分專家教授的現實生態與職業操守。尹曉冰自己不務正業,還有什麼底氣毫不畏懼地批評學生,奢談教學質量與師道尊嚴?要拯救大學精神,讓教授們秉持職業操守,不能指望他們的血管裏自動流淌道德血液,而要對兼職、走穴進行制度規範,打開教授退出制度出口,成全尹曉冰們脫離“毀滅苦海”,一門心思做上市公司董事。
胡藝
分析
“屁股”趨炎附勢
寶馬教授這樣的個性“直白”或許刺耳,但卻闡釋了一種無情的現實,捅破了讓師道斯文掃地的最後一層窗戶紙。
教授不給本科生上課,早已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了。原因並不複雜,在很多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氛圍非常濃厚,且建立起了相應的考評機制。所謂“一流” 教授搞科研,“二三流”教授搞教學,就是一個形象的概括。國內某名校校長坦言,一般從事教學的教授的年薪為7萬元左右,而有科研項目的教授年收入可達50 萬到60萬元。兩相比較,有些人就會爭著搶科研項目,而不願搞教學。另一方面,上課與走穴的收入差距就更大了。教授在本校給本科生上課是本職工作,大都只有一點課時補貼,而到外面走穴,卻可以拿到動輒數萬、數十萬元的紅包。兩相權衡之下,教授還有幾分心思留在課堂上?
對於大學而言,師生之間親密接觸,教學相長,本是一道迷人的風景。可如今,多數大學教授的“陣地”都從講臺和實驗室轉移到經濟代言的窗口和四處走穴的酒桌上——在這樣的功利教育語境中,尹曉冰認為“全心投入教學是種毀滅”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如果其安心教學,顯然就開不上價值50多萬的寶馬豪車,用不上有7個8的手機號碼……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屁股趨炎附勢,腦袋如何教學?很現實的選擇。
可見,規範教授安於本職,還是要從“根本”抓起——如果“重科研、輕教學”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得不到應有的校正,利益驅動型科研和氾濫的“走穴”現象得不到有效遏制,指望大學教授道德自律全心投入教學註定是一種奢望。而相應地,尹曉冰這樣貌似另類的以全心投入教學為恥的大學教師會越來越多。
陳孜睿
觀察
背後是社會的功利
尹曉冰副教授的言論讓人想起了“沒有四千萬別來見我”的董藩教授,因為太功利、太現實的想法,二位備受批評。但批評歸批評,現實中不僅以上二位老師持這種觀點,很多老師實際上也都如此。而無論是董藩的表態,還是尹曉冰的“大學教師全心投入教學是種毀滅”論調,其實都有被曲解的成分。對此,公眾還是應該理性、全面地看待。其實,全部精力用於教學這本身或許也有問題,因為有的大學老師是學術性的,除了教學還要搞學問。如果僅僅因為這句話批評尹曉冰有失偏頗。
這不是為尹曉冰副教授辯解,其實網友們的批評和熱議,主要源於尹曉冰的“張狂”——我的電話號碼有7個8,你買得起嗎……正是從諸如此類的細節中,網友認為尹曉冰師德不夠,把太多精力用於賺錢、發財上了。正如上個月很多對董藩教授的批評,源於他研究的房地産行業恰恰是最為詬病的民生問題之一。一些網友的憤怒,其實根本上是對高房價、房地産行業暴利的憤怒。這使公眾把對教育的憤怒,對大學功利化的憤怒,都集中撒向了他們。當然,大學是社會最後的精神堡壘,確實不應該過分陷入世俗和功利之中。但大學不是烏托邦,社會上對大學和高校教師的寄望過高,或許也不現實。這既是社會的悲哀,也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不過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呼籲和堅持大學必須有底線。如果太多的大學教師都將精力用力發財上,大學必然沒有希望。要改變這種現狀,恢復大學的純凈,必須保證全身心投入教學與學術的大學教師有體面甚至令人羨慕的收入和社會地位。
張燕
■評判
教授中的“五道杠”
“將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學上”是“毀滅自己”,照此邏輯,則農民只種地是毀滅自己,工人只做工也是毀滅自己,清潔工只掃地也是毀滅自己……這一理論的真諦在於泡在錢眼裏就是本事,窮盡各種手段掙到真金白銀就是“能耐”。這是教授拿至少2/3的時間去“照亮商場、官場”的理論基礎,究其實只不過都是“下三濫”的本領。
狂傲的寶馬教授比比那些更暴富的商霸官霸怎麼樣?人家7個8的手機至少五部,超過五百萬的豪車至少十輛。看來,教授“張狂”得還不到位,“前衛”得還有點滯後,“另類”得還不夠“行為藝術”。“7個8”的手機號,不過是教授中的另類“五道杠”,後者隱含了對權力的畸形理解,前者隱含了對炫富、炫霸、炫權的畸形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