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祝乃娟:無需過度擔憂日資中國租地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4日 10: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核心提示:如果對此監管從重從嚴、但卻又不反思國內農業存在的問題,那麼設幾道門檻只會變成尋租工具。

  祝乃娟

  據報道,日本三家世界500強企業共同出資,5年前在山東萊陽市簽訂了一份涉及上千畝耕地的農地租賃“洋合同”,直接進入了我國農業生産環節,打破了以往外商投資中國農業集中在加工及銷售環節的程式,由“銷售商”變身為“農場主”。

  日資直接進入農産品生産環節,循例引起國內的一些“專家式”擔憂,專家們認為,應高度重視外資進入我國農業生産環節所帶來的風險,防止在我國“遍地開花”,把我國的土地、淡水、勞動力等資源變成他國的農産品基地,相關部門應從數量和規模上限制其擴張步伐。

  坦率地説,經濟危機以來人們越來越在多個領域內依賴“監管”,行政手段也正在不斷遮蔽著經濟手段改進人們生活的可能性。比如,菜價不振,某地就會做出由政府收回菜市場進行政府經營的舉措;在漲價潮中,一些標桿企業經歷了“約談”等等。有專家認為,政府部門的價格干預政策會起到一個“注意力轉移效果”:好像市場上的提價、漲價現象是由於企業家貪婪,而不是貨幣政策出問題了,這樣,老百姓的注意力就轉移了。同樣,在農産品生産領域,過度認為外資僅是為了利用廉價的人力和土地而對其嚴加限制的話,人們也就會將注意力過度放在其不利的方面,而不去發現其中的好處。

  在日企與當地簽訂的合同中,日方“希望支援山東省乃至中國的農業改革”,“具有先進的農業技術、農業生産經營訣竅、人才、農用機械設備和優良的種苗,致力於發展山東省乃至中國的農業”。的確,日本的農業發達水平是令人艷羨的,不僅農業機械化程度非常高,而且因為有著良好的農協制度輔助,日本農産品種植以及最後進入銷售,都井然有序,農協注重互助理念,在銷售與信息分享方面極大地方便著種植農民,並且,日本農業領域還有著成熟的保險制度,這幫助農民們有效抵禦自然災害的負面影響。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農産品生産注重責任感,舉例而言,在北海道的超市裏出售的國內大米,其包裝袋上都附有種植者的名字與圖片。就飲食業而言,與國內不同的還在於,日本那些小館子的宣傳廣告單上面,幾乎都附有主要廚師的照片。事實上,只有對食品生産極度有責任感和自信的個人和商家才會這麼做。這種理念是需要從日本的種植企業、個人身上學習的。

  農業生産關係到國家糧食安全,專家們要求慎重的建議初衷是良好的,但是,一旦需要慎重時就希望多設幾個政策門檻來加以限制的思路是草率而唐突的,如果對此監管從重從嚴,但卻又不反思國內農業存在的問題,那麼設幾道門檻只會變成尋租工具。日本農業的很多經驗與制度都是有強大生命力的,它們並不特定屬於某种經濟制度或者社會,比如農協,它可以有效地協助政府應對農業生産的很多問題,提高農業生産率、普及農業機械化等。並且,這種農業方面的經驗也不同於跨國企業手中的那些核心技術,不必過度擔心將來日資僅是利用了我們廉價的土地和人力,而我們得不到預想的技術外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