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午評:官員講話引發大跌 大盤將面臨生死考驗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3日 11: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金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上週五美股再度收跌,而陸家嘴論壇上,周小川行長表示或提高金融機構資本金要求以及尚福林主席關於"國際板越來越近了"的講話引發市場擔憂,滬指早盤低開低走,普跌格局再現,截止早市收盤,大跌已超過40點並逼近2800點關口。分析認為,量能連續萎縮,滬指兩個禮拜都處於1000億左右的成交量讓市場感到憂慮,而市場越是憂慮,市場的觀望氛圍也就愈加濃厚,對於橫盤已有兩周的市場來説,如果沒有成交量的有效放大,市場將面臨一種很嚴峻的久盤必跌的生死考驗。

  持續緊縮政策讓A股短期承壓

  自進入5月以來,市場熱盼的紅五月行情始終沒有到來,相反卻是不斷下挫創出調整新低的弱勢走勢。

  "近期市場表現不佳與持續不斷的緊縮政策有關,眼下整個A股市場資金比較緊張。"民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琢5月17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年初到現在,通脹一上來,短期資金價格(隔夜與7天Shibor利率)就會上漲,而股市就會下跌。

  對此,銀河證券研究所總監、首席策略分析師秦曉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表示,這説明持續緊縮令A股市場資金面承壓,事實上,自從央行制定了從緊的貨幣政策以來,不斷收縮的流動性已經使得金融機構面臨著無錢可貸的局面。

  而且政策持續緊縮,經濟增速的下滑,企業資金比較緊張,而企業庫存積壓又較多,投資者為此比較擔心企業利潤下滑,在操作上比較謹慎。

  持續緊縮致使市場資金面緊張

  近期,存款準備金繳款、財政存款回流與存貸比日均考核等因素的疊加影響,加劇了近期資金面緊張,最近一次提高準備金率對資金面的衝擊更是如此。

  那麼,當前A股市場是否缺錢?上述受訪專家均對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股市資金還是比較緊張。

  首先,持續緊縮政策對市場資金面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事實上,貨幣從緊、經濟下滑等因素對上市公司和整個市場是個大環境的"利空",因此市場做多能力不足。

  對於5月12日央行宣佈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華商價值精選擬任基金經理劉宏認為,此次調整對市場資金面略有負面影響,但對投資者信心的負面影響可能更大。

  秦曉斌也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投資者持幣觀望,因為擔心緊縮政策還會繼續出臺,令經濟快速下滑,為此對市場沒有信心。

  但據記者了解,大多數投資者都認為,通脹短期很難下來,貨幣政策仍會繼續緊縮。

  未來央行仍有上調準備金率的空間,且再次加息的概率也在增大。

  但是銀行能否承受如此頻繁的政策緊縮壓力?

  對此,張琢對記者分析表示,銀行還是有錢可貸的,只是目前一方面,銀行要為下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預留資金;另一方面,目前資金價格較低,銀行貸出意願不強。銀行希望手中的錢能夠在資金價格高的時候出去,因為他們對央行提高利率仍有預期。

  其次,從市場增量資金來看,記者注意到,短期內市場的增量資金非常有限,而存量資金也限于在各主題板塊輪動炒作。

  數據顯示,4月M1、M2雙雙回落,增速分別為12.9%和15.3%,與上月相比分別回落2.1和1.3個百分點。4月貨幣供給的大幅回落與存款的大幅變動有關。其中住戶存款由上月的增加1萬億元左右變化至減少4678億元。

  對此,張琢對記者分析表示,在銀行儲蓄存款持續負利率,資本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儲蓄存款流向理財産品、大宗商品的可能性很大。

  興業證券也持相同看法。他們表示,藍籌股賺錢效應的缺乏,始終未能吸引場外資金大規模入場。這與他們近期草根調研的結論一致,各種貨幣型理財産品、資金拆借、信託等理財渠道分流了股市資金。而場內投資者倉位普遍偏高,A股交易賬戶佔比上升到12%左右,處於中度風險區域,且股票型基金整體倉位也較高。

  因此,在通脹、增長和政策預期的交織之下,尤其是經濟減速引發了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業績下降的預期,這令市場謹慎心態較為濃厚。

  震蕩上行是未來中期運行趨勢

  秦曉斌告訴記者,"二季度經濟減速到何種程度和通脹壓力能否得到切實緩解是困擾市場的主要問題,在此問題明確之前,政策會相對穩定,市場也難有趨勢性的方向變動,市場將以震蕩為主。"不過,他對後市走勢還是比較樂觀。秦曉斌説,當前市場仍處於大的均衡格局之中,震蕩仍為主要的運行趨勢。但就中期而言,"我們是樂觀的,震蕩上行將是未來的中期運行趨勢。"為此,他認為現在是投資者買入股票的時候,"目前A股市場處於震蕩築底的過程,從中期看可能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買入機會。"事實上,A股震蕩區間將不斷抬高。因為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滬指1664點、2319點先後成為股指的絕對底部。隨著經濟復蘇的推進,上市公司業績的增長,A股指數的震蕩底部將不斷抬高。"2700~2800點已經成為目前的底部區域,未來的震蕩底部將逐漸抬高到3000點一線。"秦曉斌説。

  秦曉斌還樂觀地認為,緊縮政策已經見頂,未來貨幣政策將穩中偏松。首先,從經濟增長勢頭來看。儘管一季度GDP同比增長了9.7%,但從PMI領先指標看,二季度經濟減速將成為大概率事件,可見緊縮政策已使經濟面臨下滑風險,因此從政策上講不需要緊了。

  但是,能否明顯放鬆則要取決於通脹壓力的緩解和經濟增速下降的程度。而在政策出現較為明顯的放鬆之後,投資者情緒將會得到較大鼓舞,從而吸引大量的場外資金入市。"我們預計這種情況在5月份出現的概率還不大,但6月中下旬或三季度有可能出現類似情況。"秦曉斌預測。

  其次,從近期證監會鬆綁"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九大行業再融資來看,就是緊縮政策放鬆的信號。

  另外,從估值來看,市場向下運行空間有限,對此投資者不必擔心,可以逐步買入一些股票,"下跌就是戰略買入的好時機"。

  在行業配置上,秦曉斌建議投資者把握低估值和景氣提升兩條主線,重點關注電力、食品飲料、商業、石化、銀行等板塊。

  不過,張琢則沒有秦曉斌那麼樂觀。她認為,後期緊縮政策仍將維持原有節奏,市場將延續低位震蕩。因為在當前投資保持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穩物價依然是短期的首要任務。但她同時也指出,如果通脹與投資下來後,貨幣政策將會寬鬆,到時股市會好轉。

  為此,她建議投資者近期保持謹慎,關注消費板塊的交易性機會,以及估值邊際較高的發電和航空板塊。(譚志娟 投資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