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3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杭州5月21日電(記者張遙 屈淩燕)來自杭州、北京等地的消費者反饋顯示,由於不約而同對中國市場上銷售的部分飲料更換小包裝卻維持原價,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等飲料巨頭近日紛紛受到質疑。
對於幾乎每天都要喝一瓶“芬達”汽水的杭州市民王振銘來説,如果不是有人提醒,也許他至今仍未發現手中的這瓶橙色飲料已經“縮水”了六分之一。
“包裝瓶上的字並不算大,誰會總盯著凈含量數字看呢?減量不減價,是不是有變相漲價的嫌疑?”王振銘説。
記者在杭州市區喜士多、可的等多家便利店及好又多、家樂福等超市看到,百事公司生産的多種口味的可樂已經從原來的600毫升裝“瘦身”為500毫升。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可口可樂、雪碧、芬達三款主流産品也基本已經“換裝”完畢,“瘦身”情況與百事可樂一致。分量減了,售價卻大致未變。
生産商證實了這一變化。據可口可樂系列飲料在浙江地區的生産、銷售商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確認,浙江省內銷售的可口可樂、雪碧、芬達等飲料從4月中旬開始逐步更換新包裝,從原來的600毫升換成了500毫升。另據可口可樂中國公司介紹,新包裝産品在北京等地也已經上櫃。
面對“變相漲價”的質疑,各大飲料公司給出了不同的解釋。
“成本上漲確實是換包裝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公共事務及傳訊高級經理王雷説。
可口可樂方面表示,消費者的飲用習慣、可口可樂近年來一直堅持的低碳理念等因素,都是本次更換新包裝的原因。“可口可樂在其他國家包裝的容量一般都是500毫升,甚至更小。”王雷説。
據媒體報道,此前百事可樂在回應換包裝的事件時稱,經過在中國長達18個月的市場測試,發現消費者更喜歡500毫升的包裝。記者試圖聯絡百事方面,但未能聯絡到相關部門作出回應。
事實上,“減量不減價”的做法並非沒有先例。2008年,可口可樂曾為355毫升的易拉罐裝可樂更換了330毫升的新包裝,當時並未引起明顯市場波動。近期,康師傅公司也對旗下“每日C”系列飲料更換了小包裝。
一些受訪企業反映,通過更換包裝“減量不減價”的做法已經成為行業中的某種“規則”。“石油、糖等原材料成本越來越高,換小包裝是趨勢,我們也只是往通行的做法上‘靠了靠’。”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公關部劉姓工作人員説。
分析認為,高企的物價讓消費者對價格波動日趨敏感,一定程度上導致商家採取“隱性漲價”手段。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CPI同比增長5.3%,較上月5.4%的增長水平雖有所回落,但仍舊保持在5%以上的高位。
與此同時,來自官方的聲音持續傳達出穩定物價的信號。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4月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千方百計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也是最為緊迫的任務。
當日的會議還表示,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穩定物價總水平的全面部署,從控制貨幣、發展生産、保障供應、搞活流通、加強監管等方面入手,採取多種措施綜合應對國際國內物價上漲壓力,把物價漲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內。
針對散佈漲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中國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已經開出了首張高額罰單。國家發改委5月6日宣佈,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多次“散佈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中的相關條款規定,上海市物價局對其作出2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成本上漲對飲料企業確實有影響,但這並不必然推動漲價。”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分析預測處處長徐連仲認為,企業應當先通過提高生産率等方式進行內部消化,避免將成本壓力直接傳導給消費者。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認為,飲料“減量不減價”事實上打了一個“擦邊球”,利用普通消費者容易忽略飲料容量變化的習慣,讓消費者在誤以為沒有漲價的前提下,購買了該飲料,有侵犯消費者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的嫌疑。
浙江國聖律師事務所律師程學林認為,要質疑這些企業默契隱性漲價的背後是否涉嫌觸及《反壟斷法》中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防範隱性漲價成行業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