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2日 0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評論員 葉檀(專欄)
煉油虧損應該由石油巨頭自己消化,而不是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5月18日,中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因為一季度煉油虧損61.32億元,中石油副董事長、總裁周吉平認為,是國內成品油價不到位以及國際原油價格過高造成的,而天然氣價格過低也是罪魁。類似的抱怨我們聽得太多,但由於石化巨頭一再抱怨,我們只能一再反駁。
首先,石油石化巨頭並不是只有煉油一個業務,正是為了保持盈虧平衡,他們有原油勘探與開採業務。當原油價格高企、煉油虧損時,開採業務、化工業務必然盈利;當原油價格下挫、開採利潤下降時,煉油板塊必然盈利——為什麼只抱怨煉油虧損而不説開採、化工厚利?
數據證明一切,當石油壟斷巨頭們煉油虧損時,企業總體盈利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長。根據兩大石油巨頭2011年一季報,儘管煉油出現虧損,中石油仍獲得了370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3.9%;中石化則凈賺205億元,同比增長24.49%,利潤增幅大大超過中石油。以90天計算,一季度兩大石油公司約日賺6.38億元。去年全年,中石油、中石化的凈利潤分別為1398.71億元和707.1億元,兩大石油公司去年日賺約5.76億元。
如果中石油、中石化只有煉油業務,公眾必須傾聽他們的抱怨;如果中石油、中石化的業務覆蓋了全産業鏈,請你們把盈虧説全了,再抱怨。尤其是中石油,掌握了絕大部分的國內原油,為了建立一統江湖的“石油商業帝國”在煉油領域大肆擴張,這是為了公眾和投資者的利益,還是為了中石油的壟斷地位?
其次,如果煉油虧損如此嚴重,請讓出煉油市場,讓民企進入如何?
民營煉企嗷嗷待哺,就是沒有油源。按照去年的數據,我國的民營石油企業在零售行業有6萬家加油站,佔全國零售份額53%左右。民營煉油廠60多家,基本分佈在山東、廣東和西部地區,一年煉油能力將近1億噸,但因為沒有油源供應,開工不足導致實際煉油量大概5000萬噸。解開繩索,讓民營煉企自己找油、自己煉油如何?
不僅民營煉企資源閒置,就是民營的儲油設備也大多閒置。2010年7月22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第八條明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石油天然氣建設”。此前兩個月,利用社會庫容存儲國儲油資格招標項目開標大會上,5家民營油企入圍,舟山世紀、舟山金潤、浙江天祿3家中標。這是國家石油儲備體系首次向民企開放,可惜步伐緩慢,大多民營的儲油設備依然閒置。這是總體社會效率的莫大浪費。
第三,石油巨頭們市場反應遲鈍,無法跟上市場變化的節拍,恐怕很難在國際競爭中捍衛國家經濟安全。
就油價而論,目前全球原油價格下挫,關上了上調成品油價之窗。反應靈敏的民營煉企在國際油價大幅下挫後,第一時間下調了成品油價格。將近兩周之後,兩大石油巨頭某些地方的加油站才開始打折促銷。另據金銀島5月18日監測,中石化、中石油已在山東、湖南、江西等地區基本取消對柴油批發出貨的控制。可見石油巨頭的傲慢與遲緩。
面對週期性出現的油荒,公眾希望石化巨頭展示市場能力,低價時進口儲備,以平抑波峰。但我們一再失望,石化巨頭在國內外上市時,原油價格處於低位,但他們卻忙於在國內擴張以維持壟斷地位;金融危機爆發之時,國際原油價格腰斬,我們仍然沒有看到大規模進口的跡象,相反,在國際原油價格高漲、國內頻現油荒時,我們卻看到了出口量的增加。當然,石化巨頭説是來料加工,但有時要勞動發改委下令暫時取消出口,可見不僅僅是來料加工那麼簡單。去年、前年,民營企業一再想進口,卻不得其門而入,因為進口的實際控制權在石化巨頭手中。
石化巨頭表示在爭奪國際市場定價權,希望他們成功,讓我們見證奇跡。中國的粗鋼産量全球最高,卻在鐵礦石的定價權上從未如願,看來石化巨頭另有高招。
全球油價下挫無法上調成品油價,開採與化工板塊盈利,中石油轉而呼籲天然氣價格翻番與國際接軌。還是那句老話,國內天然氣的盈利與成本先公開了,再談進口天然氣的虧損不遲。不公開,不漲價,作為公眾企業,作為肩負重大社會責任的國有企業,這是常識。否則,與腐朽的壟斷企業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