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馬文勝:大宗商品不會發生2008年那樣的大跌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1日 1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浪財經訊 5月21日消息,陸家嘴論壇于5月19-21日在上海舉行。新湖期貨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文勝在“專題會場二:全球原油、黃金及大宗商品市場前景”上表示,簡單的用貨幣政策把價格打下去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我們通過這樣的調研,我們感受到了,只要我們的宏觀政策對於我們中國的經濟不會産生很大的影響,大宗商品不會發生像2008年那樣大幅度下跌。

  以下是馬文勝的演講實錄:

  感謝主持人。應該説,全球各個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對大宗商品的影響越來越大,大宗商品的大浮動波動成為一種常態。去年10月份開始的宏觀緊縮政策,我們看到,經過6個月,我們現在M2的增長,4月份公佈的數據已經降到2008年12月份以來的最低,貸款的增長率也是2008年12月份以來的最低,流動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效果是什麼?我們大宗商品從去年11月份的高點在中國市場平均回落13%,美國的主要大宗商品市場回落9%。在春節過後,我們的宏觀政策出臺以後,無論我們的銅的價格還是天然橡膠的價格,都比海外平均低10%。隨著海外對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信心上的一些擔憂,海外市場也在回落,目前這個差距已經降到了3%。

  大宗商品到這個位置是要反轉還僅僅是一個回調?就這個問題我們研究所做了七個産業的調研,最終還是要看支持大宗商品的很多因素有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比如我們對玉米産業,我們現在已經在中國主要玉米的消費,比如華南地區已經做了三個産業鏈調研,在PTA産業,就是化纖産業,我們在浙江市場做了大量的調研。我們對螺紋鋼市場,對油脂市場,前前後後我們做了七個産業鏈的調研。

  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每個産業鏈有共同的現象,對經濟增速信息的悲觀,造成很多企業不敢囤貨,不敢恢復産能。這樣的話我們看到,每個産業出現的現象就是大宗商品終端庫存迅速地增加。我們看到現在油脂、大豆國外現在都是強勢産品,但是最近還要進180萬噸大豆,對國內的壓力非常大。我們看到原油在漲,但是我們的塑料價格已經降到了低點,快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低點。塑料上遊是原油,原材料價格在上漲,但是你終端産品的價格在下降,又説明了什麼問題?就説明現在整個産業鏈信心不足。

  我們在調研過程中又發現了一個現象,大宗商品降到目前的位置的時候,很多産業出現了訂單恢復,出現了産能被動式增加。被動式增加就是訂單來了,不是一種主動性的恢復,但是訂單在恢復。比如説我們的棉花,大家都知道去年是最耀眼的一個品種,最高漲到3萬5,現在已經回到2萬5。

  中國紗線的産能、棉紡産能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為什麼?由於我們的企業對期貨市場的利用還不是非常嫻熟,我們看到,都漲到3萬以上的時候,可能這個時候才感覺緊張了,去訂貨,東南亞成本比我們低,我們發生了産業的轉移。但是全球看需求量並沒有大幅度的下降。

  從這點來看,我們感覺需求還在。我們現在講“通脹”,這兩個字用的是否準確?通脹是一個貨幣現象,由於貨幣超發了,大宗商品漲了。我們這一輪大宗商品漲了,除了流動性之外,是由於新興國家的需求增加,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輸入型成本的增加,不完全是一個貨幣現象。

  如果不完全是一個貨幣現象,簡單的用貨幣政策把價格打下去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我們通過這樣的調研,我們感受到了,只要我們的宏觀政策對於我們中國的經濟不會産生很大的影響,大宗商品不會發生像2008年那樣大幅度下跌。我也比較同意李總的説法,大的方面應該還是平穩上行的態勢。這是我們調研下來的一個結果。

  第二個我們感受到,現在中國的企業對期貨市場的利用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積極。昨天我們在北京開了油脂大會,我沒有想到去了400家企業。這些企業在討論的時候對油脂油料,大豆市場全球的理解,我們因為有了期貨十幾年的發展,我們中國的企業認識已經很有高度了。

  他們對價格的敏感性,有一家企業就講了,企業的戰略就是要建立價格敏感性的企業戰略,價格的波動是決定我企業産能擴張和縮小最主要的依據,提高整個國際競爭力。我覺得中國的企業現在已經有了這樣的意識。

  還有一個體會,由於期貨行業現在是25個大宗商品,涉及了主要國民經濟的大宗商品,給大宗商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礎。這麼多大宗商品,如果每個産業鏈都搞明白,綜合起來就是中國的實體經濟。這樣的話,我們對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對大宗商品的研究會更加有價值。我就先説這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