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劉婧嫻
專訪民生金融租賃副總裁張博
作為首批銀行係金融租賃公司之一,民生金融租賃2008年4月18日開業至今,資産規模已達520億元,累積創利超過10億元。自2009年民生金融租賃開拓公務機租賃市場後,目前民生金融租賃已擁有35架公務機,規模居國內之首。
2011年5月18日,民生金融租賃副總裁張博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細解公務機租賃市場的巨大潛力。
在高端民企客戶中
拓展公務機市場
《中國經營報》:你們如何看待國內飛機租賃市場?
張博:飛機是天然適合做租賃業務的租賃物,但是國內商用民航線飛機基本上被國外租賃公司控制和壟斷,其中有很多方面原因。首先經營環境不同,國外市場在稅收、廠商以及設立離岸公司等方面提供相關政策,比較而言,國內租賃公司處於相對弱勢的經營環境,很多還沒有跟國際市場配套。其次,從經營管理水平來看,國內租賃公司與國際大型專業飛機租賃公司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國內全部民航機加起來2000多架,而全球最大的飛機租賃公司GECAS就有1600架飛機。
數量本身不可怕,國外租賃公司最大競爭優勢在於對行業以及飛機本身專業化的管理,這种經營管理處置的能力是多年積累下來的,非一時之功,需要非常強的專業性。
《中國經營報》:你們是2009年進入公務機市場的,背後有何機緣?
張博:我們很難在傳統領域上取得重大突破,但又不願意放棄飛機租賃業務。於是選擇了新的藍海市場——公務機。
我們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研究,2009年正式進入市場,抓住了兩個好機遇。一是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爆發導致公務機市場格局發生很大的變化,原來是長期訂單採購,定一架飛機,要先去談價格簽合同付定金,然後等待12個月、18個月甚至24個月才能接到自己的飛機,市場供需關係導致賣方強勢的態勢。但隨著金融危機爆發,産生了大量的買方退單,廠商生産經營方面也出現一定壓力,當時預期訂單出現大幅下滑,所以説我們抓住機遇,獲得了好的價格和機位。
另外一個機遇是,中國公務機市場的爆髮式增長。公務機主要消費對像是民營企業,其實高端民營企業對公務機並不陌生,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渠道購買所需的公務機,只局限于零星接到廠商的信息,但廠商信息總是在自己的立場上推薦飛機,難以將整個公務機市場的機型做一個明確的比較。
當時民生金融租賃抓住這個機遇,利用民生銀行高端客戶的基礎,迅速形成第一批首發客戶進入市場。第一個訂單下單採購6架飛機,後來陸續都是以批量採購模式下單。目前已達到35架,預期今年年內公務機可突破50架,公務直升機一二十架,總計可達到70架,我們有可能成為亞洲最大公務機和公務直升機金融租賃公司。
提供全流程服務
《中國經營報》:目前,其他銀行係、非銀行係金融租賃公司都開始在公務機市場上開拓業務,你們如何保證自己的競爭優勢?
張博:在以融資租賃為基礎業務之上,我們建立了一套從採購、使用、經營管理到退出的全流程服務,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
如購買飛機時,我們會幫助客戶以正確的價格購買正確的機型,在飛機引進和執管公司對接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工作。在客戶飛機運營中提供管家式服務,幫助客戶與執管分司進行日常業務管理的對接和協調。下一步將逐漸建立二手機置換市場,在首發客戶使用三年到五年後産生二手機更換需求時,幫助客戶搭建退出通道,轉售二手機或更換新機型。
我們正在運作和籌劃建立自己可以控制的執管能力,包括在全國建立飛行基地,期望將來能為客戶提供完整全程跟蹤式公務機配套服務。
我們今年也開始了一些新的開拓。如從産品領域上來看,希望從高端的公務機向私人飛機多元化發展,從公務機發展到公務機與公務機直升機並舉的局面。目前我們公務機定位在4座以上的噴氣式,未來可能拓展到私人飛機、準入門檻更低的飛機如單發螺旋槳、雙發螺旋槳飛機,以消費娛樂型為主要需求的飛機也將成為我們服務的對象。
此外,我們準備搭建公司自己的專業化和實體化服務並增強管理能力,如參與一些通航公司,發展由我們自己可以控制的通航公司,包括機場公司,在中國建3個到4個大型公務機基地,環渤海、華東、華南、中西部地區形成網狀的公務機基地,希望下一步在這方面有進一步提升和深化。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