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9日 11: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田蕓 從2月份開始強勁上漲的原油最近創下了以美元計價來最大單周跌幅,之後又強勁拉升寬幅震蕩——大跌大漲的“驚悚”行情再一次讓人們將目光聚集于原油市場。
作為大宗商品的領頭品種,原油超長的産業鏈意味著它的價格對經濟走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近期,國際國內市場顯現出的一些信號似乎在暗示原油有了新的“性格”。
WTI和布倫特價差擴大的背後
近一段時間以來,原油期貨市場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現象,國際市場慣用的兩個原油定價標桿——美國WTI與布倫特期貨價格的價差擴大到創紀錄水平,這兩個原油期貨之間的價差一度高於每桶16美元。
而從歷史上看,WTI較布倫特期貨的溢價通常在每桶1至2美元。石油交易專家Philip Verleger博士分析,WTI與布倫特之間的價差可能會繼續擴大。“WTI和布倫特價差擴大是原油市場很值得重視的現象。”銀河期貨研究院副主任、首席宏觀分析師付鵬指出,價差的擴大體現地緣政治風險對原油市場的影響。
從圖上能看出,在埃及動髮發生後,利比亞也出現了政治動蕩。WTI和布倫特的價差開始擴大。這是一個直接的誘因。
布倫特原油交易平臺ICE大中華區總裁黃傑夫分析,造成這種價差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方面,加拿大正將更多原油送入俄克拉何馬州的庫欣地區——庫欣是WTI的交割地,WTI從那裏流入美國的輸油管道系統——庫欣原油儲備處於歷史高位,抑制了WTI價格;另一方面,中東政治危機威脅了從中東到歐洲的重要原油和下游産品的運輸管道,抬高了參照布倫特標桿的大西洋盆地的油價。
事實上,這一次價差的擴大很有可能昭示著國際原油定價系統的變化。市場人士認為,由於布倫特市場海上運輸的自然屬性,交易者習慣將其作為國際原油定價標準;布倫特市場對中東局勢的敏感度高於WTI,也反映出其作為首選的國際原油標尺的地位。而WTI從2008年以來已多次背離布倫特,這種情形越來越頻繁且持續期較長,使得交易者、分析師和套期保值者正越來越質疑其作為原油標尺的地位。
布倫特作為原油現貨交易參照標尺的主導地位在進一步鞏固。據外媒報道,美國石油公司雪佛龍Chevron近日宣佈開始轉用布倫特作為標準。
雪佛龍只是一個代表性的個案。定價機構普氏(Platts)指出,目前約70%的原油現貨交易的定價參照的是布倫特標尺。一部分亞洲原油出産國,最近都從其地區性的標尺,例如Tapis和Minas,轉到了布倫特。
“脫供需面化”
通過圖表能看出,原油市場還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原油價格走勢和供需變化關聯度有所降低。
埃及、利比亞、敘利亞産油國出現動亂後,原油價格出現了大幅飆升,漲幅超過了30%。然而統計顯示,三地石油産量佔全世界産量約3.4%,即使這些地區全部停産,對原油供需的影響也並不大。
從庫存看,不包括戰略儲備在內的原油庫存量和WTI期貨價格之間本應反向相關,關聯實際上卻越來越不明顯,甚至在近期出現了正相關的趨勢。
“種種跡象表明,原油價格的走勢和供需關聯度正在變小,原油市場‘脫供需面化’的傾向十分明顯。”付鵬説。
到底什麼在影響著原油的走勢?黃傑夫認為,國際原油價格越來越明顯地反映金融市場和貨幣政策的變化。
很多投資者都忽視5月6日原油暴跌之前,美元指數期貨曾在45分鐘之內創出了9個月以來最大的跳漲。
“原油市場已經不僅僅反映供需了,在各國金融市場的聯絡日益緊密的大背景下,原油反映的因素更為多重和複雜。”黃傑夫指出,美元的走勢已經成為原油的一個重要領先指標。
“中國已經佈局建立國家的石油戰略儲備;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企業和金融機構應當熟悉並積極參與國際石油的定價體系,這需要持續的能力建設和人才的吸納。”黃傑夫建議,同時,中國企業和投資者在做原油投資時也要注意價格參考因素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