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9日 0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民生視線 百姓為何不願花錢
養老負擔
老有所依不容易
難以承受之重 梁坦繪
本版系列報道“百姓為何不願花錢”刊出後,先後聚焦普通家庭的教育負擔和醫療負擔,明確提出“保障不給力,百姓不敢花”等觀點,在廣大讀者中引起熱烈反響。今天推出第三篇,從養老負擔的角度,進一步分析老百姓愛存錢、吝消費的原因,也為這組報道畫上一個句號。
居民消費狀況既關係經濟發展的大局,又折射出每一個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甜酸苦辣。我們關注這一話題,希望能客觀反映普通民眾的聲音,為擴大消費、改善民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養老金剛夠日常開支
退休職工汪麗娟:省吃儉用攢醫藥費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埋在這春天裏……”若干年後,自己會怎樣老去?是否老有所依,是否能繼續過著衣食無憂、體面幸福的生活?
對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言,答案似乎很簡單,只要有足夠多的錢,就能提供安度晚年的物質保障;答案又很複雜,到底需要多少錢?這筆錢又要從哪來?
端午節快到了,看著從去年2元1斤漲價到如今3.5元1斤的糯米,習慣每年自己買糯米包粽子的汪麗娟猶豫了。
她捨不得。
58歲的汪麗娟2004年從江蘇常州市變壓器廠正式退休,開始領取養老金。7年來,退休職工養老金每年都在漲,從當初的800多元漲到現在的1600元左右。但汪麗娟發現,自己退休後唯一的收入來源——養老金儘管一直在漲,卻似乎越來越不值錢了。
丈夫去世早,汪麗娟一直和兒子生活在一起。前幾年,母子倆賣掉舊房,搭上家裏所有的積蓄,又從銀行貸款,買下了現在住的這套房子。
對汪麗娟而言,自己的積蓄非常少,養老幾乎全部要指望每個月1600元的養老金。
那麼,靠這筆退休金,將來養老夠不夠?
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起,汪麗娟的兒子已經加大了對老媽的“補貼”力度。因為僅靠現有的這點養老金,生活只能勉強支撐。
在汪麗娟的日常開銷裏,每個月水電費、燃氣費、物業費、電話費等固定支出接近200元。一天三頓飯,每天買兩樣蔬菜和一樣葷菜,至少也要三四十元,還不包括買水果、牛奶等。這樣,即便每頓飯都在家吃,沒有任何其他支出,一個月開銷也不會低於1200元。剩下400元零花,差不多剛剛夠用。
這個“夠用”是在沒有任何額外支出情況下的“理想狀態”。即便是一個人生活,也不可能完全風平浪靜。偶爾感冒發燒,儘管不是大病,買藥挂水也得花幾百元。親友婚喪嫁娶,人情往來,還要送“份子錢”。趕上逢年過節,光壓歲錢就是一筆很大的開銷。細算下來,平均每個月的開支都在2000元以上。
對於汪麗娟這樣的普通老百姓而言,近兩年物價上漲對生活的影響很明顯,她很少買價格較貴的時鮮蔬菜吃,很少吃水果,以前自己最愛吃的鯧魚,因為價格翻了2倍,也很長時間捨不得買。
“享福誰都會,但到我這個年紀,不可能再去找工作、賺錢了。將來的生活,只能在養老金的範圍內節約一點,量入為出。”汪麗娟説,“物價比工資漲得快,實際生活水平停留在原地,甚至還有一點下降。”
總的來説,汪麗娟對現在“過得去”的生活還算滿意。兒子不定期地給她幾千元補貼家用,省吃儉用的她還能存下一些錢。
但她對未來常常擔憂。最擔心的是自己年紀更大一點後,身體不如現在硬朗,看病吃藥要花很多錢。
汪麗娟牙不好,不停掉牙齒。要裝好一點的假牙,總共花費要三四萬元,兒子勸她去裝,但她一直拖著沒去。
“看病多貴啊,醫保卡上每年幾百塊錢根本不夠花。”她説,年紀大了,身上的各個零件都會出一些問題,趁著還能攢點錢,儘量給自己準備一些買藥看病的錢。
汪麗娟時常回憶自己年輕時活力四射的樣子。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在漸漸變老,走路沒以前那麼快,記憶力也沒以前好了。有時候她會悲觀地認為:“人老了,就不是人了。”
兒子經常出差,汪麗娟獨自在家時,為了省電,常常只開一盞檯燈。對於未來,汪麗娟只是希望自己能保持健康,平平安安,能夠靠那點養老金維持簡單的生活,儘量不要向孩子伸手要錢,儘量不給家裏人“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