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魏革軍:改革的邏輯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8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魏革軍

  政務信息的公開以及網絡科技的發展,為人們廣泛參與改革提供了便利,社會公眾日益成為改革的主動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這反映了我國決策治理的變化,同時也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決策更加科學和審慎,有更加清晰的邏輯和理念。

  所謂邏輯,簡言之,係指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和要求,包括思維、程序、策略和方法。在我國制度演進中,對改革邏輯有許多精闢的概括。摸著石頭過河、漸進式道路、帕累托改進、上下互動的民主決策,都被用來詮釋我國改革的哲學思想。這些概括增進了人們對改革邏輯的認同和理解。在新的歷史階段,更應探索新的改革理念,促進改革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改革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社會經濟環境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在此背景下進行改革既有良好的條件,也有許多棘手問題。人們對改革有著更多的期望和目標,期待著通過攻難克艱在一些重要環節有所突破,解決長期困擾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實現經濟轉型,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實現社會與經濟的良性互動。

  然而,改革的道路註定是不平坦的。要實現預期的改革目標需要更加縝密的思維、邏輯和規劃。新的改革如同“舊城改造”,比建一座新城更為複雜,面臨更多的較量和博弈。如果採用簡單化做法,把改革僅僅看作一般性行政決定或者公權力運用,必然招致激烈爭議。

  改革是否科學,重要一點是要經得起理論推敲。一個經不起理論推敲的方案註定不是好方案。這是最基本的邏輯。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僅靠感性和勇氣是不夠的,要靠理性思維去支撐。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實踐,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科學發展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這是指導改革和發展最重要的理論和思想基礎。任何改革都要從實際出發,遵循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了解真正的需求,了解相關問題的普遍應對方法和特殊情況下的應變措施,並經過深入的科學論證。否則,就會造成扭曲,併為將來改革造成障礙。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改革透明度的訴求日益強烈。這些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完善重大政策公開徵詢意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新聞發言人制度,基本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但是,我國在決策治理、程序和方式等方面,仍有許多值得改進之處,仍需決策部門加強與社會的有效溝通,以增強信任感。我們始終認為,一個不能有效溝通的政策不是最優政策。有效溝通是政策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公眾的疑惑,適時、坦誠、客觀地予以回應,可以消除很多誤解,從而為改革順利推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注重平衡是推進改革不可或缺的因素。改革不是利益剝奪,而是尋求不同利益主體間的均衡,仍須堅持帕累托改進的原則,使不同方面能夠依法以適當的方式各得其所。在開放條件下,均衡包含諸多方面,要兼顧不同主體、不同階層、不同國別,兼顧政治與經濟、短期與長期。均衡,不是簡單的平衡,而是尋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注重公平是改革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效率很重要,公平正義更為重要。我國歷史上有重視公平的傳統,不患寡,患不公。在過去幾十年,我國通過市場化改革,有效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但也拉大了不同地域、不同階層的差距。因而,社會對通過改革增進公平具有強烈的訴求。公平,不是回歸平均主義,而是通過加強公共産品和基礎設施建設使公眾共享發展成果,通過適度調節減少社會差距,通過激勵和約束讓更多人靠誠實勞動和勇於創新富裕起來。

  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以更深、更高、更遠的標準推進改革。要善於把握各種因素的交互影響,不能按下葫蘆起了瓢。要勇於打破局部利益的束縛,樹立寬闊的視野,減少非理性博弈。要有戰略眼光,善於把握國內國外兩個大局、兩個市場。要把握改革時機,善於在關鍵環節和領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