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8日 14: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錦湖輪胎中國董事長16日表示,不管是召回的輪胎還是因檢測而更換的輪胎,品質都沒有問題,錦湖輪胎在産品質量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進行召回是為了消除消費者顧慮,他同時呼籲輪胎行業儘快出臺統一的行業標準。(5月17日《京華時報》)
三聚氰胺曝光的時候,奶農是唱黑臉的;雙匯東窗事發的時候,養豬戶是演白臉的……難怪有人總結説,中國的企業都是“好傻好天真”,而低端供應商個個“很姦很殘忍”。當此語境下,看錦湖的召回大戲,倍覺“親切可人”:央視315曝光後,召回掩面而來,錦湖羞答答地説,這是“沒有質量問題的召回”。意思無非兩個:一是錦湖冤似竇娥,召回是因為沒有“統一標準”而迫於輿論壓力才委屈讓步;二是“召回”這齣戲碼類似演唱會返場加演,是消費者佔足了便宜,屬於“意外中獎”,尤當暗自竊喜。
有了這個邏輯墊底,公眾就不難理解:為什麼 “3.15”過去才短短兩月,轟動一時的錦湖輪胎事件就仿佛銷聲匿跡,沒人再關心令車主憂心忡忡的劣質輪胎,沒人再提及那些被詭異輪胎毀滅的家庭,更沒人將行業標準整肅厘清。然而,消費者投訴率攀升,零售商大量退貨導致召回輪胎積壓,代理商倉庫超負荷,回收時間表遲遲未公佈……一切都表明,錦湖輪胎召回事件又並未結束。
至此,嚴肅的召回事件,從公共領域搬至私力博弈的神秘江湖。車主説有問題,錦湖説沒問題,社會團體説疑似有問題,媒體希圖主持正義——遺憾的是,它們都非權力部門,都有罔顧事實的嫌疑。於是,在一片口水聲中、在面紅耳赤的罵仗裏,作壁上觀的監管者躲在簾子後面聲色不露。
錦湖説這是一場“沒有質量問題的召回”,這話與其説是甩給消費者的傲慢與偏見,不如説是甩在行業監管者臉上的手印。輪胎明明出事兒了,人命關天的時候,卻不見“權威部門”表個態、給個説法,那麼,究竟是錦湖將召回做成了“另類慈善”、還是消費者權益被詭辯所遮蔽?這個問題遲遲無解,最壞的結果無非有二:一是讓清白的企業承擔了過多的輿論成本,二是讓不清白的企業犯事後可以繼續逍遙法外。
企業召回一批“沒有質量問題”的産品,活似故宮錦旗上的“撼”字解釋為厚重大氣。在這個指鹿為馬的舞臺,皇帝的新衣越是暢銷,誠信與公正必會發黴得越早。我一點也不覺得錦湖的解釋是多麼的勉強或不要臉,只是在想:權利與責任失衡後為何還有如此鏗鏘的底氣?又是誰給了這些詭異邏輯拋頭露面的市場?
錦湖帶了一個“好頭”,相信聰明的從業者以後在産品出了問題後,一定也會積極搞一些“沒有質量問題的召回”:反正我們不缺顛倒黑白的專家,反正我們不缺沉默地“接受監督”的執法者。好吧,讓我們相信輪胎天生都是好得不得了的,那些鼓起的包包和摻雜的吊詭成分,不過是車主們的一場“癔症”罷了。阿門!(鄧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