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5月18日四大證券報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8日 1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經濟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證券報

  産業資本動向暗示市場築底未完

  隨著全流通時代的到來,産業資本在資本市場的定價話語權正在逐步提升。目前A股市場受困于貨幣緊縮與業績增速下滑的雙重憂慮而缺乏方向,通過研究2005年初以來近六年,産業資本在二級市場、大宗交易平臺上的交易行為與A股市場運行的對應關係,似乎可從另外角度尋找到啟迪。

  “腰斬”洼地頻現 填平還看基本面

  前期的持續下跌,令金融、房地産、交運、採掘板塊的市盈率大幅回落,較十年以來的均值折價50%以上。不過,當前市場環境並不支持估值修復的全面展開,估值洼地能否填平還需取決於基本面是否向好。

  私募基金重倉股市值縮水4.37億

  二季度以來中小板綜指和創業板綜指分別下挫4.72%和10.45%,明顯跑輸同期大盤。在中小盤股整體跑輸大盤局面下,私募持有的中小盤股客觀上成為拖累其業績的絆腳石。大智慧(601519)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私募持有的中小盤股最新市值為57.35億元,較一季度末縮水4.37億元,縮水比率高達7.08%,縮水勢頭明顯超越私募持有的主板股票。

  滬深A股凈流出資金32.12億元

  從資金流向的情況來看,滬深主力資金均呈現凈流出的狀態,資金抽離的規模與前一日持平。據大智慧統計,5月17日滬市A股資金凈流出21.46億元,深市A股資金凈流出10.66億元,兩市資金合計凈流出32.12億元。

  上海證券報

  證監會:國際板推出條件快要成熟了

  中國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王建軍昨日在“2011陸家嘴論壇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國際板推出條件快要成熟了,但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深圳國企重組步伐有望加快

  從近期深圳市國資局相關領導的講話中,可以覺察到深圳國資重組熱度上升。在該局2011年工作安排中,首次提出“以資本運作為手段,放大國有資本影響力和控制力”,並提出“做好資源整合工作,加快港口類、房地産類和投控劃轉企業資源整合,以及特發股權整合工作,加快推進部分"殼資源"戰略性重組。”

  上市公司積極佈局“大交通”戰略

  “大交通”涵蓋鐵路、公路、民航等多種交通資源,而在國家大力推進交通信息化的過程中,不少上市公司也在積極佈局“大交通”信息化。

  逾千億“錢潮”涌動 交通信息化迎來景氣高峰

  交通運輸部日前發佈《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提出,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智慧化,並確定發展的“硬指標”:今後五年幹線公路網重要路段和內河干線航道重要航段監測覆蓋率達到70%以上,重點營業性運輸裝備監測覆蓋率達到100%。

  證券日報

  28家創業板公司推出股權激勵 13家跌破行權價

  截至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大軍擴容至216家,其中今年有62家公司登陸創業板,而62家公司中就有23公司上市首日破發,破發率達37%。近期登陸創業板的6家公司中,有3家上市首日破發。另外,在創業板公司大面積破發的同時,創業板公司發佈的股權激勵也面臨著“破行”的厄運。

  軟體類公司佔創業板總數11% “十二五”行業整合加速

  我國軟體産業發展的已經走過一個黃金十年,伴隨國家“十二五規劃”和“新4號”文件的頒布,中國軟體(600536)産業在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的大背景下迎來又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在資本市場上,一批批優秀的軟體類企業紛紛上市,為公司的發展成功撈到第一桶金。其中,軟體類公司在創業板上市的就有24家。

  互聯網大鱷騰訊華麗轉身投資大王

  5月17日,藝龍(NASDAQ:LONG)宣佈,已經獲得騰訊和世界最大在線旅遊公司Expedia的戰略投資。根據協議,騰訊將收購藝龍大約16%的藝龍流通股,總金額84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6億元),並成為藝龍第二大股東。

  新三板正進入會簽程序 首批試點高新園區數量20家左右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基於審慎的原則,在前一階段調研以及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監管部門正在通過部際會議等方式,對新三板擴容方案的發展步驟、審核制度、上市標準、市商制度、轉板機制、退市標準等六大關鍵政策進行協調和論證,目前已進一步達成共識,正在進入會簽程序。有關部委人士透露,“進入首批試點的高新園區數量或將遠遠少於80家。

  證券時報

  經濟不會硬著陸 7月或現政策拐點

  在4月份經濟數據出爐後,央行再次祭出提準大旗。與之前七次提準的宏觀背景不同的是,4月份的經濟數據已經確認了經濟下滑趨勢。在經濟下滑風險上升而通脹壓力下降的背景下,央行再次提準超出市場一致預期。

  研報有“恙”監管問責 券業呼籲研究員自律

  近期券商研究報告的把關問題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召開業內各大研究所負責人參與的內部討論會,就近期“石墨門”、“雙匯事件”、“深國商報告門”等事件,重點探討如何塑造良好的賣方研究生態環境,同時保障研報真實性和獨立性。

  急跌或是誘空 小心主力暗渡陳倉

  自4月18日上證指數創下階段性反彈高點3067點後,A股市場至今已調整了一個月時間。綜合來看,立夏之後,股指一直維持窄幅震蕩築底,每次大盤下探到2850點以下指數在主動性買盤的推動下就被迅速拉回。

  中電聯:1-4月五大發電集團火電虧損逾百億元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5月17日首次公佈電力企業月度經濟效益情況,數據顯示,因煤電價格“倒挂”,1-4月份,我國五大發電集團的火電生産業務虧損10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72.9億元。1-4月份,五大集團的電力業務合計虧損59.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38.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