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歐盟貿易政策轉強勢 中國或無望歐盟優惠政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8日 07: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歐盟新的強勢貿易政策,對我國外貿的影響開始顯現。

  5月14日,歐盟決定對原産于中國的銅版紙徵收高額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隨後中國商務部于16日公佈對原産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澱粉反補貼調查初裁結果。

  “這個案件中,歐盟首次對中國使用反補貼,即便在沒有承認我國市場市場經濟條件下,反傾銷已經足夠,同時採取反補貼制裁,從程序上是要質疑的。”一位商務部人士告訴記者。

  雖然兩起案件涉及金額不大,但無疑對雙邊貿易具有典型的示範效應。

  5月17日,商務部發言人姚堅在例行發佈會上對記者表示,“中國和歐盟的經貿關係密切,在全球貿易中佔到10%左右這樣的比重,所以中歐之間存在貿易方面的法律糾紛並不奇怪,甚至可能會在部分品種方面表現為持續的常態,但整體的比例很低,大概在1%-3%。”

  姚堅還強調,這兩個案子都有反壟斷、反傾銷立案調查的時間要求,與貿易戰無關。在採取相應措施的時候,商務部以謹慎的態度進行了調查,給予歐盟企業和中國企業、行業協會充分的時間進行研究和評論。

  “歐洲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是實現更快增長,只有持續的經濟增長才能創造更多就業、保障福利社會。”一位從事歐洲貿易訴訟的律師告訴記者。

  在這樣的背景下,代表歐盟貿易政策強勢轉型的政策文件,《貿易、增長與世界事務》于去年年底出臺。

  這份描繪歐盟未來5年貿易政策藍圖的政策性文件,主張採取更加強硬的策略為歐盟企業打開外部市場。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處長程永如認為,這份貿易政策文件雖然承認降低關稅依然重要,但是已經不是國際貿易的最大障礙,歐盟更注重為其企業打開國際服務、投資和政府採購的市場準入,尋求更有效的知識産權保護、保障原材料與能源供應,並克服規制和監管障礙。

  “中國不僅是歐盟低價消費品的重要來源,還是歐盟製造業的重要供應商,更是發展迅速的出口市場,歐洲國家以後會關注我國的補貼政策、市場準入,今後這方面的案件值得關注。”商務部人士告訴記者。

  顯然,歐盟現在的戰略重點,是對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獲得更有利的準入條件。同時,對發展中國家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也將被取消。

  今年5月10日,由歐盟委員會提出建議,改革對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優惠政策——普惠制,將目前享受歐盟進口優惠的176個國家和地區減至約80個,中國、巴西、印度等國赫然在列。

  所謂“普惠制”,是指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出口製成品或半製成品時,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予以免徵或減徵關稅。

  雖然歐盟方面聲稱,取消對新興經濟體的貿易優惠是為了使最不發達國家真正享受貿易優惠,但依然被理解為歐洲國家在遭遇金融危機後,與新興經濟體開展競爭的明確信號。

  “普惠制”從1971年開始實施,每10年調整一次,下次調整應在2015年。

  據悉,這份建議已經提交給歐洲議會和成員國審批,如果通過,新規定將從2014年生效。

  新興經濟體所代表的世界貿易份額不斷提升,歐盟需要重新考慮貿易夥伴的發展水平。

  據商務部研究院歐洲研究部專家姚鈴介紹,從1996年開始,歐盟三次減少中國受惠産品,由於出口歐盟的大多是工業製成品,目前佔出口歐洲90%以上的産品已經不再享受優惠政策,即使歐盟完全取消對中國進口産品的優惠,對中歐之間的整體貿易影響並不大。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是“普惠制”的受益者,但隨著中國産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對歐出口的大部分産品都沒有享受“普惠制”待遇。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歐盟新的強勢貿易政策將不可避免對我産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我們需要全面解讀、綜合分析歐盟新的貿易政策的基本理念、制定過程、相關內容和後續行動,採取相應對策措施。”程永如處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