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華盛頓郵報》社論:提高債務上限事關重大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7日 22: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導讀:《華盛頓郵報》今日刊登的社論認為,美國債務違約可能打擊投資者信心,引發金融市場的擠兌,並影響全球經濟復蘇和美國成千上萬民眾的就業,將美國拖入雙底衰退;沒有人應該以美國的違約為賭注。

  以下是該評論摘譯:

  隨著美國觸及債務上限,有關這一問題的一個危險爭論正在獲得人們的認可: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一觀點雖以不同形式存在,但全部都是錯誤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債務上限截至日期一次次地被推遲。沒錯,現在官方的恐慌日是8月2日,比之前預想的要晚,但是進一步的延遲卻不能解決問題。這一日期是由財政部的員工計算出來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政府可以通過出售資産(所有那些黃金儲備)來減弱債務上限到來的影響。沒錯,但是那麼做將是愚蠢的行為,因為收入將是通過資産以跳樓價出售獲得的;這種做法有著明顯的缺陷,而且它對美國信用評級也會産生巨大影響。目前的問題不是美國未償還債務的數額,而是債務增長軌跡的問題。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美國不會發生債務違約;美國可以支付債券持有者的利息,同時也可以推遲支付其他項目。沒錯,例如社保和軍人的薪水?正如美國財政部長蓋特那上周在至參議院議員貝奈特(Michael Bennet)的信中指出,停止支付這些項目將代表“聯邦支出的大幅和突然減少,並將聚集需求。這種突然的緊縮可能將我們推入一個雙底衰退。”

  最後,沒什麼大不了的是因為無法控制美國債務的結果會更加糟糕。這一引人注目的觀點出現在了週六《華爾街日報》的副刊,投資人斯坦利-德魯肯米勒(StanleyDruckenmiller)支持眾院共和黨領袖貝納(JohnA. Boehner)的觀點,即讓美國出現違約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但在提高債務上限的同時不採取措施來削減支出和改革預算過程則是更加不負責任的做法。

  德魯肯米勒認為貝納是正確的,因為債券持有者完全可以明白對他們利息支付的短暫延遲是值得的,因為他們可以得知美國已經走上了未來利息支付的可持續道路。

  如果面對政治體系無法扭轉違約的事實,市場並非如此充滿希望怎麼辦?“我的猜想是只要債券市場相信最終的結果是真正的權益項目的改革,債券市場就會反彈;我們甚至不需要搞明白市場崩潰的原因,因為這樣的情況根本就不會發生,”德魯肯米勒表示。

  蓋特那寫到,“美國國債的違約可能引起人們對於持有美國國債的投資基金和金融機構償還能力的擔憂,那會導致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和廣泛的金融市場出現擠兌,類似雷曼兄弟破産後出現的情況。正如金融市場最近所表現出來的,一次嚴重的對金融市場信心的突然打擊可能引起恐慌,這種恐慌可能傷及我們全球經濟的健康以及成千上萬美國民眾的就業。”

  德魯肯米勒所描繪的美好前景可能是正確的,但那種情況充滿了風險。

  解決債務問題對一國的未來是非常關鍵的,針對債務上限的投票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催化劑。但是在將債務上限當作一次契機或將其當作危險的政策遊戲之間還是存在細微的差別。所有人都不應該以美國的違約為賭注。(多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