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專家:中國知識産權法制改善需要時間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7日 19: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財經網》記者 方璐】5月16日,中俄專家在俄新社以視頻連線方式探討兩國知識産權保護方面的話題,專家認為,應給予時間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以及生活水平,才能較好解決知識産權侵權現象。

  知識産權法制健康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主任劉春田表示,中國的科學技術進步已經由計劃經濟時期的主要由科學研究機構、高等院校來推動,轉變為市場推動和院校科研機構推動相結合,並逐漸向完全市場經濟過渡。

  他強調,沒有知識産權制度,市場經濟就不能獲得良好發展,因此,中國在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基本上建立並健全了知識産權制度,包括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其他配套法規。1980年中國加入世界知識産權組織;1985年加入巴黎公約;1992年加入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劉春田介紹,在上述基礎上,近年來,中國亦在知識産權法律制度方面,進行了主動的推進與修改,逐漸建立起的産權制度已經適應中國人要建設一個創新型經濟體的需求。因此,中國在知識産權法制方面“基本是健全的”,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盜版現象、假冒商標、侵犯商業秘密。

  “由於法制的不斷推進,中國整體的形勢是向前發展的、是健康的。尤其是2008年推出國家知識産權戰略,近兩年又有新的進展,”劉春田説,“中國整個知識産權法制應該説是向著健康方向發展的。”

  侵權行為與受教育程度無必然聯絡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會上表示,收入一般的人們願意購買便宜的假貨,為使知識産權得到保護,首先需要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其次要提高人們的文化教育素質。

  對此,劉春田在會上表示,往往在知識産權方面發生不當行為的不是智商低的人,也不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真正對知識産權造成重大損害的不是消費者,而是“産業當中的違法者”,且這些違法者往往在知識、技能、法律知識方面比正常的、守秩序的從業人員還要更高一籌。

  “對他們的規制是最重要的,如果這個口子堵住了,這種不良現象就會逐漸減少,”劉春田説,“我認為不會徹底消除,只是把這種不正常的行為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使我們的市場經濟得到一個正常的、基本健康的發展。”

  改善仍需要時間

  劉春田在回答財經網記者提出的“國家對侵權行為是否存在打擊力度不夠”問題時表示,經濟生活水平決定人們購買力,金錢是一項綜合反映,人們一切生活用度都在經濟基礎上。中國目前處於中等偏下的發展中國家水平,如果按人均排名還處於世界100名以後,目前對於侵犯知識産權行為所實施的懲罰無論是刑事還是民事“都是相適應的”。

  劉春田舉例稱,除街上盜版製作商之外,還有做分銷的人,比如給人送快餐、送快遞、售賣光盤等,如果給他們很重的懲罰,他們就沒法生活。

  “人是要根據自己的現狀去做生計的選擇,做這些也是一個出路,對他們這些人過分苛責的話,比如中國也按西方的標準,賣一個盜版盤送進監獄,那我們很多人都進監獄了,”劉春田説,“如果中國很多人失去了自由,西方去剝削誰?”

  劉春田認為,進行社會改造,從某一體制變為與國際融為一體,需要給予時間來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知識産權法不可能脫離整個中國目前的法制水平,但是“我們有信心,堅持不懈地穩紮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