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6日 1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涌金係”和史玉柱的創業板首秀,最終以失敗告終。2009年12月1日晚間,證監會發佈公告,賽輪股份的創業板首發申請被否。
魏東之妻陳金霞持有賽輪股份6.1%的股權,為其第五大股東。而具有涌金係背景的青島軟控(002073(002073.SZ)和蘇州工業園區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也分別持有賽輪股份8.13%和0.82%的股權。
這幾乎也是魏東身後,涌金係的唯一一次資本運作,但最終功敗垂成。
而另一方面,則是賽輪股份在今年6月份上市前夜所做的一輪私募融資。包括陳金霞、史玉柱等人均是以4.4元每股的價格火線參股。外界對此多有質疑,賽輪股份或有利益輸送之嫌。(本報12月2日《賽輪股份首發被否後魏東時代涌金首戰折戟》曾予以報道)
面對外界質疑,賽輪股份也首次作出回應,並向本報記者詳解魏東入股的過程。
“涌金係”攝政
賽輪股份被市場所關注,很大程度上源於其在上市前夜的閃電增資擴股,包括涌金係在內的數位資本強人魚貫進入股東名單,半年後一旦上市,就將坐享250%的收益。
根據賽輪股份的招股説明書,2009年6月25日,賽輪股份召開2009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原股東陳金霞、新股東何東翰先生等10位自然人以及蘇州新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以4.4元/股的價格增資,增資後註冊資本為2.8億元。
而細看賽輪股份此次增資的股東名單,則是“涌金係”暗潮涌動。
其中,自然人陳金霞認購新增股本455萬股。陳金霞係魏東之妻,也是“涌金係”的執掌者,在2009福布斯富豪榜上位列第58位。
此前,陳金霞持有賽輪股份的前身賽輪有限1251.5萬股,持股比例為6.26%。本次增資之後,持股比例被稀釋至6.10%,但從第六大股東之位被推升至第五大股東。
而根據賽輪股份今年上半年0.22元的每股收益,攤薄之後全年的每股收益當在0.35元左右。如果按照第一批創業板52倍的平均市盈率計算,其發行價當在16元以上。
一旦賽輪股份登陸創業板,陳金霞手握市值將達到2.7億元,而其成本不過7400萬元。
這似乎是涌金係“潛伏”青島軟控的故事再現。
2000年10月27日,“涌金係”旗下的北京知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金科技”)以4萬元成本受讓了青島高校軟控有限公司8%的股權,而後又于2000年11月1日向其注資148萬元。
蟄伏六年之後,2006年10月18日,青島軟控登陸中小板,並創下當時中小板新股上市的歷史最高價。此後涌金係逐漸獲利抽身,套現過億元。
目前,知金科技已經在青島軟控前十大股東名單上隱去,而魏東以3.8%的持股比例,位列青島軟控第二大流通股股東。
而青島軟控也持有賽輪股份8.13%的股權,為其第二大股東。
另外,涌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涌金實業)參股20%的蘇州工業園區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也持有賽輪股份0.82%的股權。
上市之前突擊入股的,不僅是“涌金係”。另一位自然人鄭海若認購賽輪股份新增股本700萬股,佔總股本的2.5%。
鄭海若發跡于法人股時代,此後遊走于一二級市場之間,先後現身於方大碳素、航天機電前十大股東,並以“富邦係”之名馳行資本市場。其曾參與雲南銅業的定向增發,此後事發“雲銅案”,其本人亦銷聲匿跡。
此外,史玉柱也借道其掌控的上海順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參股賽輪股份,認購228萬股新增股本。
對於上述股東來説,攫取超過250%的利潤,耗時不過半年。
“火線入股”之辯
市場也多有猜測,正是上述“搶割”似的增資,令賽輪股份在發審委前折戟。而私募入股價格和發行價之間的巨大鴻溝,則成為賽輪股份驚險一躍的羈絆。
“在上市之前做一輪私募,本身沒有問題。”軟銀賽富的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一方面報表會好看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增強投資人的信心,在詢價的時候可以定的高一些。”
但在上海一家券商的投行高管看來,此輪私募距離上會時間過短,“搭車”痕跡過於明顯。
“如果私募本身的入股價格比較低,而且參股的人跟公司本身並無關係,並不能給公司帶來很大的提升,估計對過會還是有影響的。”該人士向記者表示。
“魏東先生此前曾經投資過青島軟控,青島軟控和賽輪股份是上下游的關係。他來看過幾次公司,2007年參與了公司第一次增資。”賽輪股份董秘宋軍向記者表示。
2007年11月,賽輪股份實施增資擴股,並改制為股份公司。魏東以5元每股的成本參股賽輪股份,後因股份制改制,該公司實收資本由17565萬股增至20000萬股,據增資後的總股本計算,攤薄後此次增資成本為4.39元/股。
這一增資價格,對應當時的每股凈資産,PB在4倍左右。而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後,私募股權投資也開始回歸理性,2009年的這輪增資擴股,對應賽輪股份當時2.81元的每股凈資産,僅為1.57倍。
而從PE值來計算,2009年的這一輪私募尚屬正常。2009年上半年賽輪股份的每股收益為0.22元,對應4.4元的私募價格,PE在10倍左右。
“這一輪私募的市盈率在10倍左右,對於輪胎這種傳統製造業來説,也屬正常,只是時間安排上,做完私募立刻申請創業板,時間上過於緊湊”。一位參與創業板IPO的上海律所合夥人告訴記者。
而深圳一家券商的投行部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上市之前的一輪私募,“本身不是障礙。根據最新的規定,上市前1年以內入股的股東,需要鎖定36個月。而一年之前進來的,只要鎖定12個月。”
而另一方面,則是外界的質疑,賽輪股份是否真的需要這一輪融資,還是對資本大鱷的順水人情?
賽輪股份董秘宋軍向記者表示,上市之前的融資主要出於三方面的考慮。一是投資年産1000萬條半鋼子午胎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超過10億元。“我們當時只有年産300萬條的能力,而300萬條正是一個盈虧平衡點。”
據宋軍介紹,這輪私募共募資3.52億元,其中2億元用於半鋼輪胎項目,其餘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借助此次融資,賽輪股份的半鋼子午線輪胎産能已經擴充至600萬條,從而突破了盈虧平衡點。
其二則是出於降低資産負債率的考慮。經過此輪融資,賽輪股份資産負債率由2008年末的73.68%降至65.15%。“一般來説,資産負債率70%會是一條線。之前證監會有明文規定,超過70%不能上市,現在雖然取消了,但還是會有所限制。”宋軍向記者表示。
其三則是研發投入的需要。
有消息稱,當時多家海外投行和大型私募投資機構也有意競逐賽輪增發,但因為謀求對公司的控制權而最終未能成行。
相比之下,“這次參與增發的股東,包括涌金係,都不在公司佔有董事會席位。”宋軍向記者表示。
“特保案”逼退賽輪股份
記者得到的信息顯示,“輪胎特保案”或許是羈絆賽輪股份登陸創業板的最主要原因。
2009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對中國輪胎實施三年懲罰性關稅,而賽輪股份本次募集資金的主要投向半鋼子午線輪胎,正是賽輪股份本次創業板募集資金的主要投向。
“我們現在的半鋼輪胎,90%以上都是出口,其中北美又佔據了出口量的50%以上。”宋軍告訴記者。
而另一個被認為賽輪股份登陸資本市場的掣肘,則是其中小板的定位。
賽輪股份如果上市,總股本將達到3.8億股,而創業板股本最大的華誼兄弟,也不過1.68億股。
“本來可以上中小板甚至主板的公司,卻要拿到創業板來上。”上海一家券商的投行部高管質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