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泡沫破滅十一年後 美國矽谷互聯網熱潮再來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4日 16: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剛獲得800萬美元風投的Picplz,是一家提供圖片分享的公司。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創辦的“Uber”公司,獲得了1200萬美元注資。

  本週二,微軟宣佈,以85億美元收購全球互聯網電話服務公司Skype。這是微軟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筆收購。很多業內人士並不看好這次收購,主要認為去年還在虧損中的Skype不值這麼高的價格。Skype此前預計上市時的估值起碼比現在低一半。但微軟顯然並不這麼認為,其首席執行官鮑爾默説,通過Skype,微軟會賺到更多的錢。

  像Skype如此幸運地獲得高估值的新一代互聯網公司在美國還有很多。看看最有名的幾家公司吧。

  已經擁有5億多用戶的社交網站Facebook,雖然還沒有上市,但市場對其的估值已經超過700億美元,足以與百年老店福特汽車和金融巨子Visa的市值媲美。開發了《開心農場》遊戲的社交遊戲網站Zynga,僅僅誕生4年多,其估值已經達90億美元,超過了1982年成立的行業巨頭美國EA公司。微博Twitter至今還沒有盈利,但不影響市場對它的追捧,它的估值是70億美元。團購網Groupon剛剛拒絕了來自谷歌的60億美元收購方案,並計劃在近期提交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市場對它的估值是150億美元。受到資金追捧的不僅這幾家“傳奇”企業。其實,“在矽谷,投資者在激烈爭奪著每一家有活力的互聯網創業公司,而創業公司則是從多個資金充實的投資者當中任意挑選。華爾街投行、富豪炒客和資深風投人士,甚至會為達成某筆交易而爭得面紅耳赤”,《商業週刊》説。

  泡沫破滅十一年後,全球資本市場重新躁動起來,互聯網的發源地——美國矽谷再次迎來新一輪互聯網熱潮。

  帶著資金奔向“矽谷”

  34歲的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創辦了一家名叫“Uber”的新公司。Uber主要的業務是方便用戶打車。好幾家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都爭著要投資“Uber”。

  當卡蘭尼克在美國知名風險投資機構標桿資本的會議室裏,介紹自己的商業計劃時,他不得不中途停下來接聽來自另外三家投資公司的電話。他此舉無形中傳遞出這樣的信息:要想得到“Uber”,標桿資本你得趕快行動。

  標桿資本合夥人比爾格利不願意放過這筆生意。他對卡蘭尼克説,不用跟那些人談了,我們就在這裡搞定交易。經過兩天的談判,最終標桿資本出資近 1200萬美元購買了“Uber”20%的股份,這使“Uber”整個公司的估值達到6000萬美元。

  這只是矽谷新一輪網絡熱潮中的一幕。

  美國專業軟體提供商CEO克萊拉施也有類似的經歷。她已經融資300萬美元。“説實話,我們並沒有考慮融資,但現在既然主動送上門來,我們可以敞開大門。”

  數據或許更能説明這股熱潮有多“熱”——

  全美風險投資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風險投資從2009年的12年低點183億美元增至218億美元,出現三年以來的首次增加。而2011年第一季度,美國風投基金募資規模超過70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增長76%。

  對科技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需求也在急增。活躍型二級市場SharesPost Inc。的創始人兼總裁格雷格布勒格説,去年第一季度裏,這個市場處理了涉及五家公司約20筆交易。而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中,它經手的交易超過300樁,涉及公司約40家。在二級市場如此繁榮的情況下,科技業投資者正在越來越多地延長持股期限,而不是敦促公司創始人通過的方式讓企業上市。

  華爾街投行已經等不及IPO時才掙錢,現在就紛紛入場。高盛在1月份時出手,向Facebook注資4.5億美元。一個月後,摩根大通成立“數字成長基金”,專門用於投資高科技行業。

  “大批投資者帶著資金正涌向矽谷,因為那裏是全球互聯網業最發達的地方,沒有人願意錯過下一個潮流。”《華爾街日報》説,毫無疑問,互聯網熱潮又回來了。

  社交“移動中”的商機

  風投的資金流向總是走在時代的前端,流向全球高科技産業最發達的美國矽谷的風投資金,更起著風向標的作用。它們現在流向哪?《商業週刊》説,風投資金正大量涌入社交移動網絡公司,這是矽谷互聯網熱潮的最新標誌。

  “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絡固然吸引人,但有沒有想過將社交網絡從個人電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我們的目標是手機用戶。”成立僅7個月的手機社交網絡公司Color Labs,最近受到媒體關注。Color已從紅杉資本和貝恩資本等風投公司手中獲得了4100萬美元投資。讓媒體驚嘆的是,那些頂級風投向Color砸下鉅資時,Color連應用程序都沒有拿出來給他們看過。那些風投只是看到了幾頁關於Color理念的PPT,就判斷其會有遠大的“錢景”。

  Color的理念是,你可以發現你身邊的一切,你想知道一個人身邊的事情,並不需要認識這個人。Color是一個移動照片應用程序。你用手機拍攝快照,這些快照就會出現在你手機的照片集裏面。而Color的美妙之處在於,它鼓勵用戶與陌生人分享照片建立社交網絡,而不是僅僅與自己的熟人分享。舉例來説,假如你與4個朋友走進一個餐館吃飯,如果你這時候啟動Color,並拍下照片,對任何距離拍照地點100英尺範圍內的人來説,這張照片都是公開的。因此,如果這個餐館裏有別人打開了Color,他將能夠看到你剛剛拍到的照片。

  Color沒有讓它的投資者失望。在完整應用程式上線後24小時內,其下載量一躍成為iTunes裏排名第二的社交網絡應用,僅次於Facebook。

  Color只是受到資金關注的社交移動網絡企業之一。在矽谷,幾乎每個星期,都有類似的初創公司獲得投資的消息——

  Group Me是一個手機傳訊應用的新技術公司,已經募集了1060萬美元。Path是一家使用iPhone應用程序只限于 50人分享的社交照片網絡,它已經收到了 850萬美元的投入,此前它還拒絕了谷歌出資1億美元的收購方案。Path的競爭對手是一家叫Picplz的公司,它得到800萬美元投資。另一家進行照片分享服務的Instagram獲得了700萬美元投資,據説有近40家投資公司曾向Instagram表達投資意向。

  一些大企業也看到其中的商機。社交網絡行業“大佬”Facebook想在“移動中”賺錢。日前,Facebook收購了手機軟體公司Snaptu,更早些時候,Facebook並購 了 群 組 聊 天 室 服 務 商 Ebluga。Facebook還曾參與到收購互聯網電話服務公司Skype,不過Skype本週二被微軟成功收購。

  是泡沫,還是金礦

  矽谷現在夠熱鬧了。其實,“在這裡,投資者在激烈爭奪著每一家有活力的互聯網創業公司,而創業公司則是從多個資金充實的投資者當中任意挑選。華爾街投行、富豪炒客和資深風投人士,甚至會為達成某筆交易而爭得面紅耳赤”,《商業週刊》説。

  這不禁讓人聯想起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前矽谷的情景——大批風險投資家以及大企業爭先恐後地向創業公司投入重金,被垂青的公司甚至包括那些業務理念極不成熟的公司。

  如今這股矽谷網絡熱潮,會是當年網絡泡沫的重現嗎?這是如今很多投資人和初創公司都在思考的問題。大家既怕失去機會,又怕像當年那樣血本無歸。

  經濟學家認為,在這一波矽谷網絡熱潮中,雖然有泡沫的成分,但前景還是樂觀的。

  第一,與十一年前很多企業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相比,當今有更多的創業企業在盈利,或是處於更為明確的盈利道路上,而雲計算也幫助他們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第二,十一年前,網絡泡沫由納斯達克上市的幾大高科技股被大量拋售開始,投資者、基金和機構紛紛開始清盤。而現在由於私募股權融資渠道的充裕、新上市公司面臨的大量監管以及私有公司股票交易渠道的增多等因素,矽谷很多互聯網公司選擇推遲企業上市。第三,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互聯網環境與十一年前相比已經有了本質的區別。十一年前,無論是互聯網廣告、物流、寬帶等,都處於發展極不完善的階段,缺乏可盈利的商業模式。而今天,遊戲、廣告和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互聯網公司穩定的收入來源。記者 唐燁